【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石堡镇:垂钓赛事为媒 实现“竞技”变“经济”

一根钓竿钓起渔业休闲产业链,一条鱼连出农旅共生新模式,一场场赛事推动流量变增量,促进增量变质量。激情赛事的背后蕴藏着大能量的“赛事经济”,钓友参赛、游客观赛、当地群众服务赛事,各种要素相互聚集流动,源源不断地释放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竞技”变“经济”。

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下地变上班

赛事期间,总能看到穿着红马甲的人在钓场内穿梭,或是捡拾垃圾、或是赛事回鱼、或是指挥交通……他们有的是长期在公司务工的周边村民,还有的是赛事临时雇佣人员。

垂钓赛事举办以来,周边村民根据自身条件,参与到赛事举办的各个环节,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效益的释放,村民更是嵌入在产业链条上,增收渠道拓宽了,也由曾经的“下地”变为了“上班”。

“现在这个时节地里不忙,呆在家里也没事,村里人说赛事举办需要工人,一天300块,这在家跟前上班挣钱,多好啊。”村民李伯伯说道。据统计,先后举办大中小型赛事350余场,开发岗位13个,共雇佣保洁、辅助裁判、交通疏导员等临时用工500余人次,人均日增收300元。

2

群众变老板

“每次村里办赛事,来自宁夏、福建、湖北和周边市县800余名钓手来参加,除了随行游客外,周边游客也慕名而来,村里人流量骤增,这便让我坚定了做起小生意的信心。”舒琪是梁家河村的乡村振兴专员,赛事期间过万的人流量让她心动,她便自发摆摊成为“小老板”。“最开始我是只准备卖脆皮烤肠的,后来发现不够卖,这不,现在已经把小生意拓展到水果、饮料、泡面、零食、纸巾等各个领域,一天能挣一千多。”说起自己的小生意,舒琪信誓旦旦。

村民蔡凤梅从开始举办赛事就摆起了小摊。“天气热,我琢磨着凉皮、牛筋面肯定受大家喜欢,上次我做的都不够卖呢,现在每次我都多准备些。”蔡凤梅的生意一直很好,见到游客她总是很热情。“这里好多钓友每次比赛都来,一来一往现在都熟络起来了,现在常都直奔我这来。一天下来,毛收入1000多元。”

赛事设立固定摊位26个,平均日收入1200元左右,村民围绕垂钓赛事发展农家乐6户,真正实现了群众变“老板”。

3

一业兴多产

赛事期间,直播的钓友和游客也越来越多,“这里是延安黄龙梁家河村,山青水绿空气好!”直播中他们都热情地向网友介绍着。“这里钓场的环境数一数二,也更是凉快,今天比赛完我就在这里住下,带着孩子转转玩玩,晚上去看个篝火、吃个夜市,想想就很不错。”参加比赛的陈先生满怀期待地说着。

钓场之内,钓友们兴致勃勃。赛事之外,酒店、餐饮、广场等地亦是繁荣。

“我们是渭南的,早就听说这里凉快,我们便在这边吉家河村的民宿租了一个月,一家老小都在这里度假享清凉。一直听说有垂钓赛事,奖项丰厚,我们赶紧来看看热闹,果然不虚此行。”来自渭南的游客王女士说道。赛事直接刺激了全县消费市场,形成了赛事“热”起来、人气“旺”起来、消费“火”起来的良好局面。

垂钓赛事集聚了一群人、带旺了一座城,带动县域旅游、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消费增长,实现赛事“竞技”变“经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