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下足救助“绣花功” 织密民生“保障网”
原标题:
(资料图片)
陕西:下足救助“绣花功” 织密民生“保障网”
“没想到民政干部会主动上门帮助我解决困难,我这心里一下就踏实了。”7月20日,家住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的段吉庆拉着上门走访的民政干部的手感激地说。
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建立多层次分类救助体系;推进社会救助模式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转变……今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创新方法,在保障全省136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推动社会救助由“兜住底”向“兜好底”转变。
主动发现机制
让响应更及时
今年5月,渭南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收到1条陕西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发来的预警提示。提示显示:大荔县安仁镇脱贫户段吉庆家看病支出骤增。于是,当地民政干部立即入户核查。原来,段吉庆的儿子患有癫痫,妻子张艳丽在今年2月突然确诊肠癌,原本要外出打工的段吉庆只能在家一边种地,一边照顾2个病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个刚刚脱贫的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民政干部为段吉庆家办理了低保手续,并为其申请了4000元的临时救助金。今年6月,段吉庆家被纳入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今年以来,依托陕西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我省已比对8批次3018万条数据、下达核查任务38万人次、消除风险点12887条。截至目前,我省将446.75万已脱贫人口中的88.46万人纳入兜底保障,为其筑牢防返贫底线。
从村(居)全覆盖的困难群众应急响应服务队的定期排查,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的日常监测;从各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到陕西民政“e救助”线上申办,我省把“铁脚板”和“大数据”紧密结合,凭借从“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的主动发现机制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
多层次分类救助体系
让救助更有力
“没想到只登记了1次信息,政府就为我落实了3项救助政策。”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的张延生说。
今年2月底,张延生通过“宜川县融救助信息平台”手机端申请低保,宜川县融救助中心立即派人上门为其办理低保业务。经核查,张延生家庭共4口人。妻子体弱多病,在城里租房照顾2个上学的子女,张延生在家种植苹果,年收入3万多元。原本,一家人的生活还算稳定。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底,张延生罹患尿毒症,多次住院共花费47009元,报销后个人需负担16887元,目前仍需透析治疗。
针对这个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有教育和医疗刚性支出的情况,宜川县融救助中心研判小组成员讨论后,决定对其落实3项救助政策: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并实施分类施保;给予3000元临时救助金;通过陕西省红十字会人道大病救助项目给予救助。
宜川县实行多部门联动一次办结,让困难群众最多跑一次的“融救助”体系是我省实施多层次分类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省各地都在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形成“衔接有力、社会参与、综合施策、及时救助”的综合救助格局,为困难群众织密兜牢“保障网”。
“物质+服务”模式
让帮扶更贴心
“感谢民政部门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为我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我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对今后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西安市莲湖区困难群众王兰感慨地说。
王兰的丈夫患重病需要人照顾,儿子还在上大学,一家人主要靠低保金维持基本生活。经社会组织主动联系,她参加了“莲和新力量·青英起航”社会救助中青年职业赋能计划的家政服务员培训班。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王兰掌握了老年人护理、婴幼儿护理、营养餐制作等知识技能,顺利成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工。
该计划是莲湖区民政局“物质+服务”创新型社会救助内容之一,旨在帮助辖区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品质,鼓励和引导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围绕困难群众多样化需求,我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发挥专业优势,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照护、精神慰藉、能力提升等服务类救助,推进救助模式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转变。西安市雁塔区微心愿“睦邻密盒”、新城区“美居行动”、碑林区“救助助理”、未央区“1+9+N菜单式救助”及榆林市榆阳区、汉中市南郑区为特困分散供养人员购买照料服务等活动相继开展,以“有温度”的救助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政系统将持续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让救助质量成色更足、更有温度。(记者 杨小玲 实习生 苟锦睿)
来源:陕西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