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帮扶手记】叶志炜:关心柴米油盐 牢记群众所需2今日讯
暖心小事显真情
帮扶手记见真心
即日起,石泉先锋推出【我的帮扶手记】专刊,讲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们的帮扶故事,今天为大家带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派驻饶峰镇金星村驻村工作队员叶志炜的帮扶手记,听听他的驻村故事……
(资料图片)
2021年10月,我作为石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驻饶峰镇金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员,来到了这片金星村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
初始到村工作,各种不习惯,虽然我也算是农村长大的娃,工作也是一线,但是到村以后的种种不习惯,更多的是自己在巩固乡村发展成效,平安石泉建设工作中,能不能有效履职尽责的一种彷徨心态。
十余年工作历程,我一直从事公安交警工作,调解矛盾过程中与群众交流是家常便饭,在基层派出所我也待过几年,自认为和人民群众相处也算打成一片,但是真正到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时,我才明白朝夕相处,真正融入群众的困难。
村上有位老人,70多岁,常常因对政策的不理解,对新鲜事物的不接受,多次反映问题,主管干部是调解一次又一次,老人是反映一次再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老人家里,对他反映的事情进行政策解读,巧合的是我从事过的事故现场勘查工作经验,让我发现老人常年独居,性格孤僻,家中摆放的书籍、挂图,以及老人使用的老年手机,说明老人对外界信息了解的不多。
我和随行的同事,耐心地陪着老人坐在院子里,听他讲讲自己的故事,也给他讲讲外界的新鲜传闻,年龄上的差距并没有给彼此带来多少困扰,一幅爷孙喜乐的场景被同事记录了下来。从此之后,每逢老人家中遇急事,我也经常去帮忙,老人也时常来村委会找我,泡上一杯热茶,聊上个把小时,听听他的困扰,耐心的回应,老人便心满意足的回家去了。
对群众一定要有感情,要走在一起、打成一片,叫得出名字,帮得上事务,才能越走越亲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有了感情,才能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群众才会真心实意配合乡镇工作。
我到金星村以后走遍了全村6个组、260户群众,与村民一起聊天、干活,参加村民的活动,渐渐地,我这个穿警服的村干部也慢慢成了大家的贴心人。大家有困难会主动找我帮,心里话愿意给我讲。
驻村工作是很繁琐的,村民柯某被同村的周某家里养的狗咬了,闹得不可开交找到村委会来,我给他们言明厉害、普法讲理,大半个小时,双方就签下调解申请书,达成意愿,签字画押,握手言和;去年我在村上入户途中遇到村民求助,我迅速驱车带着村民孩子前往医院,使小女孩得到了及时救治,事后小女孩的家长到中队送锦旗表示感谢……类似的事件,自我到饶峰镇金星村驻村已经发生过很多次。
记得有一次我4岁儿子在西安做完手术回家了一直要找爸爸,一直用妻子的手机给我发视频,但是因为工作正忙,简单说了几句话挂断了,儿子又不断给我发视频被我一次次挂掉,最后我直接关掉了手机。从7点到10点多,我打开手机,微信里是儿子发来的语音,孩子哭着说坏爸爸,以后不要回家了。后面是妻子发来的消息:孩子已经睡了,爸妈也还好,就是好久没有见到你都有些想你了……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在车上默默的坐了十几分钟,才开车回村委会的宿舍。
驻村工作很艰辛,但年轻人不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经受住考验。我记得那年“感动中国”栏目播出了贵州一个支部书记黄大发的事迹,黄大发36年就干了一件大事,在绝壁上开凿水渠,这也是当代“愚公移山”的故事,我深受感动。如今,我也在村上,我有这个机会能为群众干些实事,我想我应该要好好干好驻村工作!
来 源:“石泉先锋” 微信公众号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严禁擅自修改!
反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