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人民医院: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0全球实时
近年来,甘泉县人民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倡导健康理念,积极建设健康环境,不断优化健康服务,主动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全民健康服务中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以健康人文、内涵建设、科普志愿、无烟医院创建为切入点,推动健康陕西建设,不断提升患者和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医院图书室一角
人文关怀让医疗更有温度
(资料图片)
2019年,医院以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提供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有情怀的医生的目标,建设人文医院践行健康使命。一是围绕医院发展痛点从态度、文化、体系、能力四方面系统打造人文医院建设,开展《打造有温度的医护团队》《定位与责任》《目标支持系统》《核能领导力》等一系列的助力医院发展的教育培训,引导全院医护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服务理念。二是以创建文明医院、改善就医环境、以5+1S管理为抓手,开展环境整治,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干净、整洁、温馨、科学、规范的就医环境和职业环境。三是通过优化就医诊疗环境,营造健康氛围,实施门诊候诊服务流程改进、设立便民志愿服务站点、成立“一站式”服务窗口、设置人性化的母婴室、改造无障碍卫生间、残疾人通道等人性化设施、增设自助售货机、自主售药机、安放免费电子图书借阅机、提供按摩座椅及租借轮椅、在门诊及检查科室增加叫号系统,落实“一人一诊室”、开展诊间缴费等智慧医疗服务,在门诊大厅电子屏和电视机上滚动播放健康科普视频、开展出院患者随访及上门服务等人文关怀措施、加上保洁公司全天候专业的保洁和消毒,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温馨舒适就医环境,让人民群众看病更便捷、住院更省心、服务更贴心、人文关怀更暖心。四是开展“儿童关爱行动、孕产关爱行动、老年关爱行动”等专项服务行动,对特殊群体开展医疗人文关爱服务项目,提供有关怀的医疗,打造有温度的医院。五是以职工健康、职工子女关爱为中心,组织员工健康体检及户外团队拓展活动,组织“医二代夏令营”系列人文关怀活动,“悦读书香”系列书香医院活动,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职工价值认同感和满意度。六是对门诊楼整体环境提升改造,对图书馆进行改扩建,把原来简陋的图书馆变成了集阅读、书画、培训讲座和休闲为一体的活动场所,为职工和患者创造了温馨、舒适的健康休闲环境。七是搭建沟通平台共促医院发展,加强民主管理,通过常态化公开开展全院职工及患者意见建议征求,及时了解职工工作现状、思想动态、权益方面的情况,以及群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合理化建议,实施管理改进和流程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职工和群众服务满意度。
书香医院亲子悦读分享活动
坚持内涵发展,聚焦质量提升
近年来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细化专科,强化人才培养,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一是为适应新的医疗形式,细化专业分工,提升诊疗能力,医院将大内科细化为呼吸与危重症科、神经消化科、心血管风湿科、内分泌代谢科(老年科)四个专业内科,分设普外科、骨科,为医院的专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新技术新业务开展势头良好。骨科开展膝关节置换术、小儿腹腔镜疝手术,复杂关节韧带损伤修补等手术。内科系统开展心梗融栓、卒中融栓、临时心脏起起搏器植入,30多项新业务的开展开创了医院业务发展的先河。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建章立制。医院各部门、各条线均有专业的管理委员会,负责督导检查落实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同时通过院长查房制、医技联席会、医患座谈会等不同形式解决医院运行中的不同矛盾,医院的各项业务工作有序开展,内涵建设得到了明显提升。四是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至今医院建成市级重点专科6个,2022年上半年神经内科静脉溶栓25例,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预示着三大中心建设初见成效。五是积极内引外联,引进资源,提升医院品质,医院先后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红会医院、延安市中医院、延大附院等建立协作帮扶关系,19年至今共争取上级医院支医专家35名,派出培训进修学习人员80余人次。借助对口帮扶力量,医院在提高自身业务基础水平的同时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专家教授为患儿做心脏彩超检查
健康中国,科普先行
以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咨询与解答公众健康问题,融洽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健康的大健康平台为宗旨,2015年甘泉县人民医院医生率先在陕西省内利用“互联网+医疗”模式,组织了100余名三甲医院专家创建了微信问诊服务平台《医者微讲堂》,每周定时邀请医学科普专家,围绕一个健康主题做语音分享,分享活动结束后嘉宾与主持配合直接回答群友线上的提问,全程由原景重现机器人录制,再做成网页借助网络联盟和微信平台发布供网友免费收听,每期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有上万人收听。创新性地把健康讲座从会议室搬到了网络上,解决了线下讲座场地、人员、经费等限制,先后组织了健康专题讲座54期,最多一期听众17000余人次,受益群众更是超过100000余人次。
志愿者在广场“摆地摊”普及心肺复苏及除颤仪操作技术
2019年,医院志愿服务队围绕“健康甘泉”建设,利用“志愿者+行业服务”和“互联网+医疗”模式,以实地、电视、新媒体多渠道展开健康科普宣教工作。以“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为主题,派出医疗服务小分队“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开展健康咨询、义诊、科普宣传活动,累计超过100次。同时特别重视线上科普工作,制作做了《靳大夫讲科普》100期,与北京大家医联医生集团合作播放《名医开讲》公益科普101期,与甘泉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制作《健康大讲堂》电视公益健康宣教19期。另外指导科室建立了患者健康科普宣教微信群,帮助村医建立全县居民健康宣教微信群,实现医生与患者,医生和群众“零距离”“面对面”。特别是策划组织的“健康宣教进校园”系列活动、“暑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系列活动、“医二代夏令营”系列活动、广场“摆地摊”科普急救技术、“健康扶贫巡诊”系列活动、冯.壹生陪跑百日跑活动、全民心肺复苏技能(CPR)培训计划、AED操作培训等活动,在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方面有积极作用,为“健康甘泉”建设创造了浓厚的氛围。
健康扶贫巡诊
作为全县的医疗中心,医院担负着大病救治、慢性病地方病管理指导、群众健康教育等任务。2018年医院组建健康扶贫小分队,分片区包干,跋山涉水,走村入户,利用家庭医生签约随访、集中义诊、乡村健康讲堂、发放常见病防治手册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的就医方式和诊疗理念,传播健康科普知识。提高了辖区老百姓防病治病的认识与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数据显示发病前三位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其中高血压下降7%,糖尿病控制满意率提高20%,群众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冯.壹生陪跑百日跑活动
创建无烟医院,共享健康生活
为做好无烟医院创建工作,医院将控烟工作列入了整体工作规划,制定了创建无烟医院方案,成立了控烟领导小组,完善了控烟相关制度,形成了医院监督负责、部门科室管理的禁烟控烟管理体系,全面实施院内禁烟控烟工作。2022年按照“12345”的工作思路推进无烟医院建设,1个目标:推进无烟医院文化落地,把控烟纳入医院一把手工程,倡导“领导干部做表率,医者先行当示范”。2个结合:与健康中国行控烟行动相结合,与甘泉县创文创卫工作相结合,在全院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控烟氛围,使每一个职工都是一个禁烟劝导员,每一位走进无烟医院的人都自觉不吸烟。3个重点:围绕重点办公室、重点科室、重点区域,各负其责,严抓共管,全面做好医院控烟工作,做到“看不到吸烟、闻不到烟味、找不到烟头”。4个强化:强化控烟宣传教育、强化戒烟门诊服务、强化控烟督查、强化正反面引导,着力构建和谐无烟医院。5级监督:一级为片区保洁责任人监督;二级为科室控烟员对片区监督;三级为科主任、护士长对员工和片区监督;四级为医院督查组对控烟工作的监督;五级为控烟领导小组每年对控烟工作的全面监督和听取汇报。营造“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人人有责,每人获益”的控烟氛围,共建共享文明健康生活。
(来源:县人民医院供稿)
监 制 | 曹圆宇 策 划 | 路 延
审 核 | 马 磊 编 辑 |王文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