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文:【渭南标杆】雨天一脚泥,冬天满肩雪,乡村医生杨新仓24小时随时出诊
近日,由渭南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文明办主办的2022年第三季度“渭南标杆”集体和个人名单公布。即日起,华商报-二三里推出《渭南标杆》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聆听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渭南标杆之敬业奉献杨新仓
“杨新仓,男,1979年9月生,执业助理医师,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盛店村乡村医生。从医年25来,他一直将服务基层群众生命健康作为永恒的职业追求。他一直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深入贫困户家庭开展健康随访,群众哪里需要,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做为乡村医生的他主动请缨,争做志愿者,自觉投入到渭西交界的108国道核酸采样点,白色的防护服下是他满腔热血的赤诚之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乡村医生服务基层群众生命健康的不悔初心。”在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渭南标杆”集体和个人名单事迹简介中这样介绍杨新仓。
【资料图】
风里来雨里去,24小时随时出诊
1997年,从卫校毕业的杨新仓回到家乡渭南高新区良田街道办,在土生土长的盛店村开了家诊所。杨新仓说:“小诊所开了2年多后,国家政策要求每个村必须要有标准化的卫生室,盛店村建好卫生室后就由我负责。”
从医前4年,到杨新仓那看病的人并不多,就诊者多数是盛店村村民,主要是头疼、感冒以及基础的内科疾病。随着患者们的口口相传,第五年起,杨新仓接触的病人多了起来,其他地方的人慕名来看病。
“有个男娃小时候总是生病,在其他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他的父母听说我后,专程跑来卫生室看病。孩子吃了我开的药,生病的次数少了,就一直和他的父母保持着联系,慢慢相处成了朋友。”杨新仓说,后来孩子想认我当干爹,因为卫生室离不开人,逢年过节没办法聚到一起,最后没结干亲,但孩子每年都会看望他。
11月5日下午4时许,在盛店村卫生室,杨新仓为一名患者取药后,开始准备出诊的药品。谈起出诊,杨新仓感叹道,以前是风里来雨里去,24小时随时出诊,开个摩托背着8斤重的设备和药物,夏天热得满头大汗,冬天一身风雪。
杨新仓说:“农村现在都是水泥路,既宽敞又平整,开着轿车出诊太舒适了,雨天不用担心两脚都是泥,也不会因为吹冷风而头疼。”
身心疲惫想改行,父亲的劝说让他再次前行
2000年前后,很多人没有在家中备药的习惯,为方便村民就诊和出诊,杨新仓晚上一直住在卫生室。“生病是大事,拖不得,有人生病,家属会直接给我打电话或者敲卫生室的门,我经常是一边问患者情况一边穿衣服,带上设备赶紧出诊。”杨新仓说,如果一晚上电话超过2个,休息时间大大减少,隔天还需要正常上班。
有次大年三十,杨新仓把鞭炮拿手里准备点时,同村人打电话说家里老人情况不太对,需要他过去一趟。再检查老人身体情况后,杨新仓说不用打120了,随后安抚家属情绪。这件事情对杨新仓的冲击很大,他说农村人遇到死亡,总希望有个人“拿事”,而这个人往往是医生,但接触的多了,总会情绪低落。
长时间工作身体疲惫、接触死亡带来情绪波动、同龄人间的比较......这些让杨新仓产生改行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2009年他决定去当一名出租者司机,但因为父亲的劝说,杨新仓坚持至今。
“当医生这么多年,你也不能说不当就不当了,之前在你这看病的患者再找你话,你给不给看?改行也不一定会比现在好......当医生安稳,你能帮助那么多人,咱家不求大富大贵,平平安安就好了,你的决定我们很支持。”在一场父子的对话后,杨新仓再也没有想过改行,至今他在乡村行医25年。
抽空学习提高能力 疫情期间当志愿者
25年间,杨新仓在心里为盛店村村民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哪家有什么疾病,他都一清二楚。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除在渭南市中心医院和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进修外,杨新仓还会搜集医学资料自学。偶尔空闲时,他会在卫生室周边闲逛,给村民们科普常见疾病的知识,带着仪器检查血压等。
大寨村的老谢今年68岁,是一名脑血管疾病患者,杨新仓已为他出诊治疗4年。11月6日晚5时许,杨新仓带着药品来到老谢家中,简单询问情况后为其输液,了解到家中仅有老谢一人,为确保安全,杨新仓坚持陪伴老谢等待家人回家。
老谢说:“杨大夫人可好了,我腿脚不方便,只能走一段路,杨大夫每天都跑一趟,让我在家输液,今天是输液的第四天,还得好几天。他还到渭南西安交界108国道核酸采样点当志愿者,带动村上年轻人跟着报名当志愿者,又认真又负责,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谈起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事情,杨新仓一脸谦虚地说:“我是一名医生,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素养,比普通人去更合适。我认识的乡村医生都去当志愿者了,从去年7月到现在,穿着防护服给过往的人员采集核酸,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有需要我们一直在。”
“当乡村医生挺难的,以前总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20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才意识到自己只想成为一个好医生,尽所能给大家看好病。”杨新仓说,村民和就诊者会喊他“杨大夫”,小孩子们会喊他“杨叔叔”甚至“杨爷爷”,每次听到这些亲切的称呼,都让他感到幸福满满。
华商报记者 卫晓宁 编辑 马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