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一城管干部热心志愿救援,成立救生队8年挽救近百条生命

今年47岁的李正,是安康市城管执法局汉滨分局的一员,作为一名城管干部,工作中他起早贪黑,常年奔走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积极开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整治市容环境,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之余,他热爱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见义勇为,从不图任何回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正不光是一名城管干部,他还是汉江志愿者救生队副队长,是一名帮人之危、解人之困的志愿者,多年来在汉江边参与多次救生活动,面对江边险情,他总是能够及时出现提供援助并组织救援,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

10月31日,记者见到李正时,他刚结束手里的工作,准备去往汉江一桥,看看加固桥墩防撞施工是否需要帮助,记者便一同前往。

在汉江边,李正向记者讲述了多年来志愿救人的故事,因为自幼喜欢游泳,李正经常会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去汉江边游泳。由于不少群众喜欢在汉江边玩耍,时常会有一些险情发生,长在汉江边的他靠熟知水性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时间久了,他发现仅凭自己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于是,在2016年,李正就和游泳爱好者发起组建了安康首支民间水上义务救援组织——汉江志愿者救生队。

多年来,他和队员们守护在汉江边,多次挺身而出,排除了一次又一次的险情。多次参与救生活动,挽救了将近100条生命。游泳时他常备救生工具和急救药品,被称为“江边流动卫生室”。汉江志愿者救生队经过多年发展,志愿者不断增多,他们组织了多次公益活动、清理河道垃圾、捐献物资等。

提起多年来的救人经历,李正还清晰地记着在汉江第一次参与救人的事迹,那是2015年的9月,安康学院一位大一新生在汉江一桥下戏水发生溺水,紧急关头,李正伸出了援助之手,由于溺水者身材高大且较胖,抓不牢也拖不动,李正在连喝几口江水后才成功将人拖离危险区域,双方都累的气喘吁吁。“那个孩子现在和我还有联系,每逢节日,都会给我发来问候短信。”李正回忆着自己第一次救人的情景。

从2016年开始,李正连续4年联系协调宣传、应急、水利、消防等部门和救生队联合在安康汉江一桥承办举办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为主题的“汉江救生”大型应急演练活动,有力地向外界展示了安康市水上应急救援队伍风貌、救援技术技能水准,极大地警示教育了广大市民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平时从事城市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在业余时间里,从事公益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和锻炼,因为冬泳这项运动就是磨练人的意志,锻炼韧性,有助于解决工作中面对的一些难题。我们利用自己的游泳特长,去帮助更多人,这也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价值,成立救生队,就是为了发扬光大这股劲,让更多志愿者参与进来,有组织、有技术的去实施救援,近几年,我们救生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康城区段的事故,对我们来说,既锻炼了身体,又做了好事,心里也是有莫大的安慰。”李正自信而又坚定地说道。

谈起多年的救人经验,李正说:“这几年国内也发生了一些让人感到遗憾的溺水事件,从我们多年的经验和实践来说,我们倡导技防大于人防,团体救援大于个人救援,是非常不鼓励个人英雄主义,很容易发生连锁悲剧,施救者一定要先呼救和报警,寻找身边是否有可用工具可以助力救人,切莫贸然救人。对于玩水的人来说,不要轻易去陌生水域,很容易发生危险,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能做的事儿不做,保护好自己。”李正还分享了一些救人技巧和一些可利用的救人工具。

多年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李正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信念,先后荣获汉滨区第四届道德模范、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陕西好人、首届安康市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第五届安康市道德模范、陕西省五好家庭标兵荣誉称号。

“我希望可以带动感染身边更多的人,在安康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能把"小事从身边做起"、做公益、献爱心的行为放大为实践,影响带动身边的人,把好的风气树立起来,传播出去,对于整个城市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我而言,城市管理工作和救援工作不矛盾,两者都是我一生的追求,是我要圆满完成的工作。”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刘青 吴宁

关键词: 城市管理工作 业余时间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