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甘泉美文斋第306期】黄敏:收稻谷

收稻谷

黄敏


(资料图片)

在陕西南部,秋天收稻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农事,当地话称之为过忙天,记忆里童年对秋收充满了畏难情绪,因为在八十年代,秋收是镰刀收割,人力打谷机脱粒的纯手工农活,费力费时,时间持续近一个月,真可谓粒粒皆辛苦。

传统的农历节气立秋一过,水稻在一个夏天的生长暴晒之后,饱满的稻穗沉甸甸地低下了头颅。早熟的稻子黄澄澄的一片连着一片,微风一吹稻浪翻滚,弥漫在空气中的稻香在鼻中氤氲。深深地呼吸一口气,令人心旷神怡。

早稻的成熟拉开了秋收的第一镰,安静了整个夏天的田野恍惚间热闹起来,风吹稻穗的唰唰声,打谷机轰隆隆的转动声响彻在田野上空。种田老手的爷爷早已把镰刀磨的锋利无比,纯手工搓好的草绳像蛇一样弯曲盘旋一堆。饭饱之后便下地了,近距离接触收稻谷,只见男女老少们弓着腰左手一把握住稻谷的杆部,持镰刀的右手敏捷地在禾杆距离地面约十公分的地方用力一钩,一把稻谷便割倒在地,然后整齐地一字摆开,等待人工在打谷机上脱粒。童年的我干一会便玩一会,或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享受课堂以外的自由。那时的我并不明白田野间弯着腰低着头的人们,即使汗水在脸颊上滑落,还会发出爽朗的笑声和幽默地互相打趣。慢慢地体会到秋天的稻田承载的是农人们一年的期盼,饱经风霜的脸庞映衬着他们一年的寄托。

打谷机脱离完毕之后,还要用铁锨铲出来装到蛇皮袋子里。这个时候就需要身强力壮的男人们登场了,只见他们往肩膀上一扛,大步走向田边放到农用架子车上。虽说农历立秋时节已过,但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并没有来到。秋老虎依旧发挥着余温,没有正午高温热浪天气的黄昏稍微凉快了一点点。载上装满稻谷的蛇皮包架子车忽悠悠的回村了,没有硬化的土路如果遇到下雨天气更是泥泞不堪,需要付出平时几倍的力气方能让人力车前行。

接下来便是晾晒过程,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铺满了农家小院。此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便是一派壮观的农家小院秋晒景象(江浙一带也叫晒秋)。需要几个日头才能晾干水分,方能达到入库装仓的标准。吃的时候运送到粮食加工厂脱壳便是称作大米的物质了。

如今人力收割水稻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便是大面积机械化收割,收割脱粒同时进行。农人们只需要开着三轮,准备好袋子便可轻松将稻谷运回家。农用三轮在平坦的乡间水泥路上轻松行驶更是与八十年代人拉架子车的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轰轰烈烈的农忙秋收一周左右时间便销声匿迹,一望无垠金灿灿的稻田没有了农作物瞬间露出了土地本来的面目。

秋收,一个时代的缩影,彰显了现代化的优越。它虽然缩短了农忙时间和省去了许多麻烦,但也带走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质朴情怀和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田间情感交流。

走,到山区感受秋收去!

总 顾  问:马   洁

文学顾问:魏新怀 刘虎林 刘玉东

主      编:高延平

副 主 编:张湛武 吴生斌

执行主编:李绥宁

解说编辑:杨延萍 陈  军

播       读:苗  茵

图文编辑:崔春娥

监制|高延平

责任编辑|陈军  杨延萍  张波

编   辑|刘强  崔春娥

关键词: 农家小院 身强力壮 方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