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上世纪华县塬上的几回大戏

秦声飞扬高塘塬

作者:郭云会


(资料图)

高塘街,历来为高塘塬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时期街上曾设县佐、县长办事处以便统治,一九二八年,是渭华起义的指挥中心。远至清代以来,集市贸易吸引着塬上塬下、岭南岭北、渭河平塬、商洛蓝田、渭南崇凝塬、临潼铁炉等地的村民客商。据民国三十一年统计(1942年),高塘街商号四十多家,还有染坊、铁业、木竹等手工作坊。清末时期的高塘学堂,民国时期的县立初级中学吸引着塬区以及赤水、瓜坡、渭南东塬的各乡学子。解放后,高塘街仍为重镇,远近闻名,农历每月逢五、九为集市贸易日,人流量多达两万多人次。六十年代初期,陕农报登刊过《高塘——陕东最繁华的重镇》的报道。

本世纪初期的高塘农贸市场 选自华县志

高塘街不但贸易繁华,而且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演出活动常年不断。抗日战争前后,高塘有名艺人张宝、黑牡丹、白牡丹等,早已在渭河南北、二华潼关驰名遐迩。

灯影碗碗腔在清末民国盛行于关中,已故的著名前声宋申娃、李俊民、潘经略、魏振业等,健在的还有吕仲德、王水龙。有名的签手郝炳黎、蔺茂吉等人,通过竹签掌握各种人物的戏剧动作,执刀斗戈、马上擒人、腾云驾雾,以及脱袍穿衣、刀起头落、顿足捶胸、前跌后座皆能表演得维妙维肖。

郝炳历和他的搭档刘文信 张韬摄

解放初,高塘塬上戏曲名演侯思杰、杨治民、尚信、东进房等在高塘成立宣传队,演况空前,红遍华县。侯思杰的《石榴娃烧火》、《十二把镰刀》曾赴渭南会演,荣获一等奖。后来以高塘宣传队为主,吸收西关宣传队和各村零散名演成立了华县剧团。可以说华县剧团其实是早期在高塘塬上成立的。

高塘镇,山川雄秀,资源丰富,地灵人杰,物华天宝,自古为兵家重镇之战略要地。解放前后,民间戏剧演出异常活跃,腊月春节,盛演空前,这个班社演出刚走,那个班社就来了。当时关中的马当剧团、渭南新民社、文光剧团,白水、铜川、大荔、富平、凤县、山西临汾、永济等地的剧团均到高塘进行演出。高塘人爱看戏是出了名的。西北名演任哲中、张健民、余巧云、卫赞成、郭明霞、雷开元、张彩香等,高塘大多数人都知道,县剧团和周边的华阴、渭南剧团每年都来好几次。高塘人养成了习惯,白天干活再累,晚上都要去街上看戏。若有一两个月没剧团上高塘演出,高塘人就急了,嘴上直嘟囔:“这都好长时间了,咋还不见哪个剧团来高塘演戏?”

高塘人爱看戏,剧团爱到高塘演出,这也成了高塘的一个亮点和一道风景。但最是高塘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回大戏。

陕西省文工团在高塘后街演出

1950年,彭德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西北大地。国民党匪徒胡宗南、马步芳、马鸿达很快土崩瓦解,西北大地回归人民手中。中央成立西北局,任命彭德怀为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为副书记。但很快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临危请命,带领志愿军入朝参战。陕西省委为了慰问志愿军战士和彭老总,组建了陕西省慰问文工团,在团长马健翎的带领下,代表中央到朝鲜前线慰问演出。这个文工团其实就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西安刚解放,马健翎就从延安带领民众剧团到西安,准备成立戏曲研究院,正在筹备之中,奉西北局之命,赴朝慰问,回国后在北京汇报演出两场,乘火车返回陕西,中途在赤水车站下车,直奔高塘,未回西安。

赤水车站老房子 刘焕民摄

那是一九五一年金秋季节,赤水到高塘连简易公路都没有,高塘塬上从来没见过汽车。剧团的发电机无法运到高塘,他们就在赤水车站把发电机拆成零件,高塘区动员村民用牛拉车拉的拉,抬的抬,三天时间把服装道具、布景灯光等,运到高塘街,演员都是步行上塬。

高塘街原来只有一个老戏楼,和老会馆遥遥相对,台前广场不很宽大,过去来戏都在老戏楼演出。省文工团看着老戏楼直摇头,不行,不行,太小了。于是到处找场地,准备搭戏台。高塘街虽繁华但面积不大,找来找去,找到了后街一块已种上小麦足有五亩地大的长方形麦田,麦子已有四、五寸高了,就是现在药厂西侧,路西的地方,如今己建成一排排住宅民房。戏台搭在泉水南边,台口朝南,发电机放在台子后边,西侧用帆布搭了个化装室,园子没有围墙,把玉米杆一梱梱用竹篾串起来当围墙。塬上人虽爱看戏,但生性厚道,也无人偷钻破坏,园子口在南边,一直到南边竹园前边。

高塘会馆 宋朝峰摄

第一天晚上演出《天仙配》。高塬上从来没有过电灯,更不知电灯照明是咋样一回事。人老几辈都在煤油灯下劳作,灯焰像豆颗般大。民间剧社来高塘演出,台前挂两个汽灯算不错了,演着演着,发现灯不亮,还要放下来打气。这次不一样了,别开生面,台子前挂一溜灯泡,明光四射,耀眼刺目,看惯了煤油灯的高塘人,一见这世面,一下子惊呆了。当时用的电打布景,当牛郎织女相会时,各从台子东西两边半空中走过来,中间还悬空作一架月牙小桥,两人走上桥拥抱,整个动作都是在空中进行的。好天爷,山区村民哪里见过这个魔法,台下连呼乱喊,手拍不绝,一生谁还看过这么好的戏。饰演织女的演员叫郭明霞,当时不到二十岁,嗓音清脆、高昂、饱满,音域宽广,带有颤音,咬字清楚,充满激情,群众一晚上手拍了几十次。听说郭明霞回西安后调到咸阳人民剧团去了。

《天仙配》连演五天,场场爆满。人群拥挤时,民兵为了维持秩序,用竹杆在空中打,人们把小板凳顶到头上,只听到竹杆打在板凳上咣当、咣当的响声。每日白天晚上各演一场,岭南、商洛、蓝田的都赶过来看,掮一根檩,扛一架椽,到市场一卖,看完戏摸黑往回走,瓜坡、东赵、赤水、华县都跑来看电打布景。

这样的演出经济效益真好。剧院虽然票价高,座位仅限八九百个,但这露天场子票价低,来多少人进多少人,一晚上拥纳近万人,收入高出剧院十多倍。他们连演了近一个月,听说省上要调演,催他们回去,他们才准备停演回省城。因为急着要走,最后一天的白天,他们提前运走了布景和一些道具,有些名演也走了,晚上演出没有电打布景,观众发怒了,认为这是哄骗高塘人,欺辱塬上百姓,一时间砖头、瓦块抛上舞台,演出不得不停下来,剧团领导向群众道歉,答应明晚再免费为群众赠送一场戏,群众才静下来,演出才得以继续。这次演出,对于高塘人真是印象深刻。

作者简介:郭云会,男,1946年12月出生,渭南市华州区人,退休干部。六十年代入职教育系统,七十年代任职高塘中学体育老师,八十年代转乡镇党政机关工作,2006年12月退休。

转载来源:塬上人家

原文作者:郭云会

整理编辑:塬上人家、华州文史荟萃

关键词: 六十年代 朝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