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到2022年90%以上的社区建有多功能日间照料机构

12月12日,记者从兰州市发改委了解到,近日出台的《兰州市“十四五”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我市将通过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工作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和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全市养老托育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到2022年,每个街道建设1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0%以上的社区建有多功能日间照料机构。到2023年,全市建成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40个以上。

《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兰州市坚持前两年建机制、强基础、补短板,后三年扩规模、提质量、上层次,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作用,全面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通过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政策体系、扩大服务供给、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监管服务4个方面和29条工作任务,全面促进我市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和谐,培育我市经济发展新动能。

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综合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站)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资源,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推进养老服务骨干网向基层延伸,选择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农村老年餐桌建设,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等服务。

《方案》要求,盘活存量资源利用。支持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改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存量土地用途的变更程序,支持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改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养老托育服务机构所使用存量房屋在符合详细规划且不改变用地主体的条件下,在五年内实行继续按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适用过渡期政策。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机制,定期集中处置存量房屋和设施改造手续办理、邻避民扰等问题。探索将老旧小区中的国企房屋和设施以适当方式转交政府集中改造利用,将空置公租房免费提供给社会力量为老年人开展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老年教育等服务。

《方案》提出,将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按照国家要求实施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探索建立父母育儿假制度。全面建立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社区探访制度,到2022年,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建立家庭托育点备案制度,落实托育机构和家庭托育点登记管理、人员资质、服务规模、监督管理等制度规范,到2025年,实现县区失能特困老年人服务能力全覆盖。推进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服务,选择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向社会提供普惠养老服务,支持培训疗养机构向旅居型养老机构转型发展。

《方案》提出,提升养老托育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公办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将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6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2025年建立覆盖县、乡镇、村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每个县区建成1所失能照护服务机构,50%以上的乡镇建有1所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障碍建设,加强母婴建设配套,到2025年,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达标率达到100%。建立托育服务机构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等级托育服务机构实行分类指导。到2023年,全市建成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40个以上。

《方案》强调,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落实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各县区政府要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工作推进机制,结合实际落实本意见要求,提出本县区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养老托育健康发展,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服务能力提升成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关键词: 兰州市 2022年 社区 多功能日间照料机构 养老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