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合肥对外贸易国际竞争优势凸显,服务外包领跑全国,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开放平台日臻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2014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超1600列;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74.87亿美元,是2015年的1.8倍,年均增长13%;一批“国字号”开放平台强劲发力……如今,合肥正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开放发展行动计划,立足“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着力打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牵手丝路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开放通道提质增效

8月28日凌晨,一列满载本土陶瓷载体及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鸣笛驶出,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采用国际铁海联运新模式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同日上午11时,又一列满载本土家电配件、衣帽服饰的中欧班列发车,同样以铁海联运模式向德国诺伊斯驶去。这两趟班列的成功开行,打通了“合肥-德国杜伊斯堡/诺伊斯”的班列运行新通道,标志着合肥中欧班列国际铁海联运再通新线路、再拓新站点。

据统计,合肥中欧班列自2014年开行首列以来,累计发运超1600列,开行国际线路55条、覆盖14个国家、直达50个国际城市站点。其中,2020年全年发运568列,同比增长35.2%,发运量在全国77个开通班列的城市中排名第6、长三角地区第2位。2021年1~7月,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27列(折算列),同比增长6.51%。目前已为江淮、奇瑞、美的、美菱等企业发运定制班列专列50余列,助力“安徽制造”“安徽智造”走向世界。

合肥水运港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2016年至2020年,累计完成吞吐量151万个标箱,约是2011年至2015年期间的2.7倍。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外贸物流运输环节中的“堵点”“难点”,6月17日,首条直通上海的外贸航线正式开通。为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合肥港全面启动“抵港直装”“船边直提”。2021年1~7月,集装箱吞吐量约21.32万标箱(20英尺),同比增长8.3%。

合肥航空港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指定监管场地相继获批运营,2020年肉类进境指定监管场地获批建设,开通并稳定运营至芝加哥、河内两条国际货运航线。2021年1~7月,新桥机场国际、国内货运航线执飞393班,同比增长7%。

此外,我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强化。合肥出口加工区2020年6月正式整合优化为综保区,2016年至2020年累计实现进出口额308.33亿美元。2021年1~7月,进出口额59.73亿美元(7月当月进出口额8.81亿美元),同比增长35.4%。

外商投资保持稳定发展

作为国内偏光行业的佼佼者,5年来合肥三利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快速稳定发展,销售收入从2016年的461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1.1亿元,预计2021年销售额将突破12亿元。“5年来,得益于各级政府对新型显示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良好的政策环境促使项目落地后,能快速建设并尽快投入运营,创造效益。”合肥三利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左明说。截至2020年,企业已经累计享受到各类政策补助0.75亿元。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企业投资发展的“定心丸和强心剂”。

5年来,合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市外贸再上新台阶。2017年、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相继突破200亿美元、300亿美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74.87亿美元,是2015年的1.8倍,年均增长13%;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长三角城市第10位,较2016年前进1位、3位;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3100余家、较2015年增加1400余家,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达44家、较2015年增加11家。

联宝科技2020年全年营收达1010亿元,成为合肥首家千亿企业,进出口额86.55亿美元,已连续7年位居安徽省进出口企业百强之首。今年以来,全市进出口连续7个月保持30%以上增长,1~7月达到27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全市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

5年来,蔚来中国总部、惠而浦中国总部、壳牌石油区域总部等总部项目,大众汽车、康宁汽车环保等工业大项目,宜家家居、创钜奥莱、山姆会员店等知名零售业项目纷纷落地,我市外商投资保持稳定发展。2016年至2020年,全市新增外资企业653家。外商直接投资从2015年的25.07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5.95亿美元,年均增长7.5%。2021年1~7月,全市外商直接投资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全市新成立外资企业94家,同比增长27%。截至7月底,共有4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肥投资设立67家法人公司。

“国字号”开放平台强劲发力

5年来,一批陆续获批的“国字号”开放平台“各尽所能”,引领我市对外开放新发展。

2020年8月,合肥获批成为全国第三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依托合肥高新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蜀山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5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产业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数据显示,2020年合肥高新区数字服务出口达4亿美元。蜀山区文化出口达1.5亿美元,约占全省文化产业进出口额的10%。5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聚集了全市70%以上的外包企业和80%以上的外包业务,在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形成了集聚发展态势。

2020年11月,合肥经开区获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截至目前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2021年1~7月,实现进口额42.01亿美元,增长38.8%,增幅高于全国、全省3.9、2.2个百分点。

2016年1月获批的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深入推进。数据显示,跨境电商交易额从2016年的0.3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3.21亿美元、增长近43倍,2021年1~7月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0.15亿美元、同比增长68.9%。

2009年获批的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至2020年,全市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执行额从13.53亿美元增长至39.3亿美元,年均增长23.8%。在商务部最近公示的2020年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结果中,合肥市位居31个示范城市第6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5个示范城市第1位,较上年分别前进4位、1位。2021年1~7月,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执行金额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3%。(作者: 王骏超)

关键词: 合肥 营商环境 提升 对外开放 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