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有风险 法律红线不可越
来源:北京日报
•
2020-01-22 09:49:57
如今,微信或微博上的代购越来越多。据报道,最近又有一位从事海外代购的中国留学生由于偷逃税款面临刑事责任。由于代购消费的特殊性,买家和卖家在这个过程中都面临诸多法律问题。
海外代购本身并不违法,但如果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风险要远远大于正规渠道。从近年媒体曝光的案件来看,主要涉及以下罪名:
一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根据海关法的规定,个人出国购物或是企业开展跨境贸易,都必须接受海关监管,提交相应的货物或物品清单,办理报关手续。未办理报关手续的海外代购等行为,将涉嫌走私。目前,国家对于普通入境旅客,对其个人自用合理数量行李有相应的免税额(5000元人民币)规定,超出范围的需主动申报纳税。
根据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行为人以藏匿、伪装、瞒报、低报或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均属于走私违法行为;一旦偷逃应缴税款在10万元以上,或者1年内因走私受到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将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二是非法经营罪。我国法律规定,烟草、食盐等专营、专卖物品,需获取专项许可后才能流通交易。刑法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扰乱市场秩序,为非法经营行为。
对于买家而言,选择代购虽然便利,但不可避免地带来风险。如不能直接接触商品,无法亲自“验明正身”,产品质量难以保障,而且卖家的具体身份信息难以核实,一旦发生纠纷难以确定维权对象;又如,通过代购渠道买到的商品很难拿到正规票据,售后的问题无法保障。此外,在这个没有任何第三方支付中介介入的网络空间里,发货、付款等交易环节的完成全靠买卖双方的诚信,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这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犯罪活动埋下了隐患。而对于卖家来说,正视法律风险,走正规途径,合规代购仍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