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教师扎根深山坚守13个年头 一人撑起一座学校

从国道、省道,再到县道、乡道,再经过曲曲折折数公里的“村道”,终于到达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镇栗树教学点。

“我有两个妈妈,除了生我的妈妈,还有我的祖国……”记者近日刚到教学点,就听到不起眼的平房内传出一段美妙的歌声。这里是典型的深山“一师一校”,1个老师,11个学生。代课教师王晓娟不到30岁,却坚守13个年头,谱写了一个关于初心和坚守的故事。

岳西处于大别山腹地,是安徽省唯一一个纯山区县,栗树教学点所在地则是“腹地中的腹地”,2007年开始,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王晓娟被聘用为该教学点的代课教师,那时她才17岁,是个“90后”。

教学点的孩子分别来自四个年级。王晓娟说:“这里最多的时候有20多名学生,最少的一年只有6名。”教学点虽然简陋,但通过近年来的改造升级,现在已五脏俱全,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她执教算起,陆陆续续,村里走出了十多名大学生。

据来榜中心学校负责人王业友介绍,在2009年的时候,全镇偏远教学点一共有14个,现在条件好了,特别是交通更方便了,教学点仅剩5个。

栗树教学点作为来榜镇剩余的5个点之一,不仅是因为偏远,还有一个原因是周边村组群众强烈要求保留,他们对晓娟老师的教学十分满意。与学校仅一墙之隔的村民王学北介绍,他们子孙三代都在这里读过书。“这里的历任老师对学生都非常负责,晓娟老师在我们村里,大家都很尊敬她。”“近些年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农村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点随之变少了,可是部分农村教学点还有他存在的价值,因为它是传承和发扬乡村文明的重要场所。”王业友说。当地许多老人也认为,只有当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和欢声笑语回荡在乡村之时,乡村便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农村教学点是偏远农村地区“文化”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精神血脉”,王晓娟作为守护人,她努力让自己做到无微不至。她细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即使是中午用餐、放学回家,都会服务到位。

“在农村里,教育扶贫是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我必须对得起他们,希望他们都能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王晓娟说。

关键词: 教师 扎根深山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