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刷屏背后,是网友“穿屏”的打拐热情,至此,“梅姨”画像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

“梅姨”刷屏背后,是网友“穿屏”的打拐热情

文/龚先生

近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张寻找人贩子“梅姨”的图片刷屏了——一张被称为是“梅姨”最新彩色画像的照片上,标注有“寻找梅姨”“涉及9起拐卖儿童案件”“至今未落网”等字样,不少人看到后第一时间转发,还附带一句,“一次转发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不做儿童侵害的冷漠者,防拐的路上永不停歇。”

然而,事件很快反转——11月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发布消息称,“梅姨”的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长相如何,暂无其他证据印证。之后,该画像作者——被称为“画像神探”的警官林宇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幅画像是广东警方邀请其制作的,是根据自称和“梅姨”同居多年的老汉的描述所画,并于11月初将画发给了被拐儿童家属,图片最终由一位家长外传。

捕获.jpg

“梅姨”画像事件,其实源于2016年。当年3月,广州一起拐卖儿童案被侦破,落网的人贩子供出了拐卖儿童链条上帮忙联系买家的中间人“梅姨”。2017年6月,广州增城警方发布公告通缉“梅姨”,称其涉嫌多起拐卖案件,并公布了一张“梅姨”的模拟画像,即公开发布的“梅姨”第一张画像。此后,有关疑似“梅姨”被抓和官方辟谣交替出现。今年9月底迄今,“梅姨”的第二张画像广为流传,有关“梅姨”在多地现身的消息再次流传网上,而经警方核实后均否认是“梅姨”本人。“梅姨”涉嫌拐卖9名儿童,现仍有7名下落不明。

至此,“梅姨”画像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

不明真相的网友“不假思索”地转发“梅姨”画像,大多源于对拐卖儿童行为的深恶痛绝。所以说,此番“传谣-辟谣”舆情的负面效应,并没有以往那么大。

首先,“画像乌龙”事件至少将相关案件摆在了更多公众面前,是对预防、打击拐卖儿童行为的一次全民再教育。

很多人通过第二张画像,知道了“梅姨”,通过对“梅姨是谁”的追问,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对案件的侦办来说,其实是形成了更广泛的监督阵线。

如此浩大的传播声势、短期内的几何式传播效果,真真让一众网友收获了助力人贩子抓捕行动的个人贡献感和参与感,如果画像真能对嫌疑人落网发挥关键作用,那么网络转发的方式本身,自然功不可没。

其次,如果事件没有反转,结果又会怎样?毕竟,

捕获1.jpg

多年前,相关部门曾将被通缉人员的肖像印在扑克牌上、纯净水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已经升级为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源,它充当了“村里的大喇叭”,更是“每个人的贴身广告牌”。“请速速扩散”“请转发给更多人”等频频出现在微信、微博等用户多、覆盖广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其信息传播的低成本、高效率被网友所公认。

扩散有风险,通过社交网络“广而告之”的方式也是一把双刃剑。

然而,曾几何时,某地农产品滞销、虚假慈善等信息正是经由社交网络平台快速大量散播出去,不良信息、违法违规言论也不时将社交网络搞得乌烟瘴气。当病毒式传播果真带来了“病毒效应”,社交网络无疑脱不了干系。

那么,该如何利用好社交网络这把传播利器?

一些头部的商业网络媒体开始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特点,开发出寻人寻亲功能;一些职能部门的官方号也积极入驻社交媒体,高效地进行公共信息的权威发布——从气象地质灾害的预警,到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失物招领,再到特殊时期的疫情通报等,事实证明,只要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经由社交网络的“大喇叭”传播信息,确实迅速且高效。

当然,社交网络功能越强大,就越需要规则的约束,为信息传播的安全兜底。

此次“梅姨”画像事件得以被及时辟谣,体现了目前我国互联网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日渐完善,网络舆情监控的手段和效果在不断进步。

面对“画像乌龙”事件,人们的关注点没有被带偏,对整个事件复盘,其实是为人贩子戴上了又一圈“紧箍”。

所幸,相信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在相关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梅姨”的线索只会越来越清晰,其落网之日也将不远。

关键词: 梅姨 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