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城管局:以趣味互动启分类,助环保习惯融入日常

10月15日,西安市碑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聚焦垃圾分类政策落地“最后一米”,在文艺路街道新旅城西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暨物业保洁培训活动。通过“趣味互动+专业培训”双轨模式,将抽象分类知识转化为居民可感知、保洁能应用的实践内容,切实提升社区垃圾分类参与率与执行规范性,为基层环保治理注入新活力。

 居民互动:趣味场景化教学,让分类知识“学得会、记得牢”

活动以游戏为载体,将分类标准转化为具象体验,通过“以答促学、以玩助学”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在有奖竞答环节,工作人员围绕“过期药品该投哪类垃圾桶?”“厨余垃圾能否连袋投放?”等居民日常易混淆的问题设置题目,居民答对即可转动“幸运大转盘”,赢取一、二、三等奖;即便答错,也能领取垃圾袋、抽纸等参与奖,真正实现“人人参与、人人有奖、个个有收获”。实用礼品与互动形式结合,让居民在“答题—获奖”的闭环中主动掌握分类知识,现场参与氛围热烈。

沙包分类投掷环节更成为“亲子互动亮点”。居民手握印有“废旧灯管”“苹果核”“纸箱”“塑料瓶”等标识的沙包,需精准投至对应“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投放区,每一次投掷都是分类知识的强化记忆。其中,一名三岁儿童精准投放“苹果核”至厨余垃圾区的场景,引得现场居民称赞。其家长表示:“家里常备垃圾分类模型,孩子平时就爱模拟分类,今天能在游戏里实践,学得更带劲了。”这一场景恰好印证活动深层价值——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并非成年人“独角戏”,而是通过家庭渗透、社区引导形成的“代际传递”,为分类工作长效推进奠定基础。

活动期间,物业秩序队员全程提供“一对一”陪护服务,重点关注儿童与老年居民,及时提醒避免夹手、磕碰等安全风险,让居民在轻松参与中感受“安全与惊喜同行”的贴心。

专业培训:聚焦实操强技能,筑牢分类链条“关键执行”关口

针对物业保洁作为垃圾分类“末端执行者”的关键角色,培训以室外实操讲解为主,杜绝“纸上谈兵”,确保内容“听得懂、用得上”。工作人员不仅系统解读《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核心条款,明确政策要求,更结合碑林区日常督查中发现的“易混淆垃圾辨别难”“暂存不规范”等问题,逐项拆解实操要点:从“污染纸壳的分类技巧”,到“分类垃圾暂存时间、堆放标准”,再到“与清运车辆对接的流程细节”,甚至细化至“可回收物桶每日清洁、厨余垃圾桶定时消杀”等具体要求,让保洁人员既明晰“为什么要分”,更掌握“怎么分好”。培训后,保洁人员反馈:“以前总搞不清污染纸壳该归哪类,现在明确要算其他垃圾,这些实操知识太实用了,以后工作更有方向。”

此次活动的意义远超“单次宣传”范畴:既是碑林区城管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治理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通过“趣味化、场景化、专业化”手段,推动垃圾分类从“政策要求”转化为“社区共识”“生活习惯”的关键一步。未来,碑林区城管局将持续优化活动形式,推动此类宣传培训融入社区治理日常,让垃圾分类真正扎根基层、融入城市发展肌理,为建设“文明碑林、美丽西安”夯实环保基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