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谯城区“一网共治”新模式

一个电话就能“指挥”政府部门,放在过去,社区干部连想都不敢想。但在谯城区,这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3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现场感受“一网共治”社区治理新模式为社区治理带来的变化。

社区“吹哨” 部门“报到”

“你好,是刘队长吗?我是马元社区的方振兴,蚂蚱庙村出现了车辆乱停放等问题,想请你们过来一下,咱们一起去看看。”说这话的是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副书记方振兴,他正在给谯城区城市管理局薛阁中队负责人刘昆峰打电话。随后,他又给谯城区财政局拨打了电话。

很快,刘昆峰便带着执法队员来到蚂蚱庙村,谯城区财政局的几名工作人员随后也赶了过来,配合马元社区对乱停乱放的电动车、巷子里晾晒的衣物、居民门前的鸡笼进行清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接到社区电话,我们立即赶来,积极配合社区工作。”谯城区财政局党组成员李玉贵说。

目前,谯城区以“邻长制”为基础,结合网格化包保工作,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区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资源,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探索建立“一网共治”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问题处理机制。

“一网共治”快速“解题”

什么是“一网共治”呢?谯城区按照“1+X+N”(1 名网格长,X名相关执法人员,N名网格监督员)的标准,组建相对固定的“一网共治”网格治理队伍。

“一网共治”模式很快便发挥了效用。春节前国内疫情形势严峻,返乡人员增加,做好疫情防护、食品安全、消防检查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仅仅依靠社区很难做好。

有了“一网共治”,这些问题迎刃而解。马元社区吹响“报到哨”,谯城区薛阁街道、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兵分两路,对马元社区辖区内20多家宾馆、酒店、超市、KTV进行联合执法,为辖区群众送去了安全和健康。

“‘哨声’一响,应者云集。”马元社区党委书记郭侠说,“一网共治”社区治理新模式,能快速准确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还能减轻社区工作压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分类处置明确职责

“我们社区的包保领导是区委书记,包保单位是区财政局,街道、城管、市场监管、公安共同组成执法队伍,明确了专人负责,方便联络。”郭侠说,相关执法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帮助社区和居民解决问题。

谯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把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作为“一网共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做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坚持分类指导、上下联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李鹏 黄灿)

关键词: 一网共治 社区治理新模式 社区治理 分类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