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北侧畔的泾县章渡老街迎来蝶变

久雨初晴,青弋江北侧畔的泾县章渡老街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2月28日清晨,老街居民卜良洲早早起了床,看着家门口热闹的施工场面,他满怀憧憬:老街能迎来大变样!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破败不堪的章渡老街北侧,十余幢民居四周搭着脚手架,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施工。

章渡老街曾经的辉煌,卜良洲也是通过老一辈人的叙述得知的。

相关资料介绍:章渡老街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在此设埠置州,曾管辖三县,被李白誉为“自古西来第一镇”。这里还曾经是新四军兵站,1939年周恩来毛泽东委托,到泾县指导新四军的工作,曾由青弋江乘竹筏在章渡上岸。

章渡老街的另一侧,就是有着“江南千条腿”美誉的吊脚楼。当年,青弋江开埠时,村民们在房屋的一面用木柱悬空支架在江上,任凭河水从其下潺潺流过,极富江南水乡情调。时光荏苒间,眼前的吊脚楼已是满目疮痍,老街上,除了卜良洲等几户人家外,其他老宅也都人去楼空。

比卜良洲更期待章渡老街迎来蝶变的,是街上的一位“新居民”——庞焕泰。

今年73岁的他是上海海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章渡结缘。自此,他的脚步就再也“挪不动”了,把大部分生活时间留在了这里。

当然,庞焕泰并不仅仅是位观光客。他还有一个新身份——“西来第一镇——章渡”保护开发项目负责人。

熟悉的人都知道,庞焕泰对古村落保护有着特殊的情结。6年间,他曾先后在黄山市休宁县祖源村和徽州区潜口村,成功实施了古村落抢救项目。“看到曾经冷清凋敝的乡村恢复生机,心底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庞焕泰说。

两年前,当庞焕泰萌生再“抢救”一个古村落的想法时,一眼就瞧中了章渡这个地方。经过紧张谋划,2020年6月,泾县人民政府正式与上海海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发建设“西来第一镇——章渡”保护开发项目的协议。

“我感觉这里是最破烂的,但最破烂的地方可能也是最有希望的,看来看去,章渡很有改造价值。”庞焕泰说,自己还给项目专门起了个“别名”——泾溪水镇。去年9月,在第十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大会宣城论坛上,该项目还荣获“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推荐项目”等称号。

随后,在云岭镇的努力下,用了一年时间,老街房屋收储工作基本完成,庞焕泰和团队成员如约来到这里“大显身手”。但“抢救”古村落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下十足的“绣花”工夫。走进施工现场,没有阵势庞大的机械设备,没有大拆大建的火热景象,有的只是工人们一砖一瓦一钉的细致“雕琢”。

庞焕泰时常身兼数职:既是设计者又是仓库保管员,还是工地监工。“每一幢民居的改造都是私人订制的,而不是标准化的建设,这样才能呈现出风格迥然的视觉感。”

眼下,“西来第一镇——章渡”保护开发项目正在紧张地施工。庞焕泰介绍,预计7月底就能初步对外开放,届时,章渡老街将会焕发崭新气象:老宅“新生”,老街“重生”!

对于未来,庞焕泰还有着更长远的打算:秉承“文旅+康养+地产”的目标,与当地政府把章渡打造成共建、共管、共享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梦乡村体育馆等配套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作者:顾维林)

关键词: 青弋江北侧畔 泾县章渡老街 泾溪水镇 西来第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