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弱有众扶!”——合肥市持续强化民生保障

身有残疾,但他们一直感受着爱的呵护;生活不便,但“隐形的翅膀”一直在帮助他们自由翱翔。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与赛场上的美丽绽放相辉映的,是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群体的自强身影,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靓丽答卷。年来,合肥市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市残联负责人肯定地表示:“在合肥,弱有众扶!”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强化民生保障,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人生和事业的梦想。

兜底保障 解除后顾之忧

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康复室里,脑瘫患儿小帅正在进行康复训练。从一开始只能站立10分钟到现在的30分钟,一点点的进步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好,但有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帮助,康复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小了不少,这也坚定了我们给孩子继续康复的信心。”小帅的父亲感激地说道。

据介绍,我市紧扣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需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残疾人普惠特惠举措。“十三五”期间,3.6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6.54万名困难残疾人领取了生活补贴、8.58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护理补贴。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18.1万名残疾人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5.7万名残疾人参加了“一个主险+两个附加险”的意外伤害保险,残疾人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我市实行政府购买托养服务,采取“日间照料、居家安养、集中托养”等方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计划,提供托养服务资助。2021年,全市累计有50315人次享受托养服务。

我市还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大力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计划,开展残疾儿童救助、辅具适配、肢体矫治等民生项目,切实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的幸福指数。此外,还启动残疾儿童康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努力打造孤独症、听力、肢体(脑瘫)和智力等残疾儿童康复基本公共服务的“合肥样本”。2021年,合肥为精神残疾人补助药费1382万元,为5085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361名残疾儿童装配矫形器,为374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具,为80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手术补贴80.5万元,这些工作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帮助就业 放飞人生梦想

“现在我有了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我觉得生活有盼头了。”视力残疾人小李学会了按摩技术,开了一家按摩店,现在,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小李一样,在合肥还有很多残疾群众,他们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纷纷创业开店、直播带货、进厂务工等,在奋斗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为了帮助广大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我市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广泛搭建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台,多形式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据悉,合肥始终坚持“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残疾人招聘活动,主动对接企业结合残疾人特点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2021年,全市残联系统共举办8场招聘会,参加招聘会企业80多家,提供岗位480多个,参加招聘会残疾人1200人次。

我市还不断发挥残疾人辅助就业机构及基地带动作用。2021年,全市共认定辅助就业机构43家,安置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950人;3家就业基地,带动207人脱贫致富。

我市还加大对残疾人创业的扶持力度。2021年全市完成创业扶持101人、投入资金50.3万元;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阳光大棚项目47个,投入资金23.5万元。

为鼓励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我市持续开展集中安置残疾人和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工作。2021年全市审核通过14家企业,安置人数245人,发放补贴额24.5万元。全市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2011人。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在促进残疾人康复上“增”标准,继续在扶持就业创业上“增”力度,在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上“见”实效。持续兜住兜牢残疾人基本民生底线,提升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权益保护等服务质量,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本报记者 朱震宇·)

关键词: 弱有众扶 民生保障 残疾人事业 北京冬残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