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2.5亿资金兜底民生保障 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养老机构37家,村级养老服务站165处,实现全覆盖;发放适老化改造资金23.993万元;投资151.8万元建成县级智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台;26435名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或养老服务补贴,全面累计发放困难人员民生救助资金25098万元。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实现十连涨……一组组数据背后,涵盖了砀山县在落实养老、困难人员救助等各种民生兜底保障的责任和成效,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书写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民政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救助”模式,出台《砀山县民政局组织振兴五年规划》,成立了“砀山县民政局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和“砀山县民政系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注重加强学强素质,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党建工作计划,对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双包村村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全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民政干部队伍,为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补齐养老短板,智慧养老亮点凸显。该县坚持“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的原则,积极完善以“县为龙头、镇为主体、村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全县22家镇级敬老院已实现公办民营,有力提高了特困供养人员的生活质量。并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为依托,投资151.8万元建成“砀山县智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台”,为全县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配备了智能手表、紧急呼叫终端等智能硬件终端,有力破解了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服务人才缺乏、服务管理不及时等问题。

扩大保障范围,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严密聚焦全年目标任务,按照“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保持民政兜底保障政策的连续稳定,将低保对象覆盖范围从收入型贫困人群扩大到因病、残、学、灾等支出型困难人群,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

优化创新机制,提升与现实贴合力。积极探索“物质+服务”的社会救助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强动态管理,形成“救助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有升有降”的良运行机制。(胡笑铭)

关键词: 砀山县 资金 民生保障 群众心坎 民政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