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周边提供锻炼的场所太少了 放学后孩子们能去哪儿玩?

放学后孩子们去哪儿玩?小区周边能够给孩子提供锻炼的场所太少了,缺少场地成了不少家长操心的麻烦事儿。

现状

胡同里跳绳的地儿都不多

“别说是打球了,连跳绳都没地儿。”住在西城区虎坊桥附的张然说,小区周边都是小胡同,能搞体育活动的场地太少了,打球也不安全。“别说是小男孩喜欢玩的足球、篮球了,想打羽毛球只能骑着自行车去周边的公园里。”时张然和爱人很少带着儿子小鹏进行需要场地的运动。只有到了周末,一家三口才会到天坛公园里找地方打会儿羽毛球。

没有足够的场地锻炼,小鹏也只能利用学校体育课来满足一下打球的爱好。“学校的操场也才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上体育课的几十分钟里,也就能过过瘾。”

张然说,前一段家附修路,在没有通车的时候,那里成了附孩子活动的场地。“滑板车、羽毛球、足球、篮球……孩子们撒欢地玩。可通车后又没地方了。”收起了滑板的小鹏一脸惆怅。

破解

课外训练班满足锻炼需求

尽管算上学校体育课和课间操的时间,锻炼的时间可以满足每天一个小时,但孩子做完作业想去打球,或玩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然只能带小鹏去体育场馆。虽然离家远,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不,快夏天了,我又给他报了游泳班,周末的时候会带他去游泳馆。”张然说。

张然发现,小鹏的同学也都为放学走出校园后,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发愁。小鹏的同学中有好几个都喜欢打篮球,他们都是通过报校外的体育培训班来过打球的瘾。

现状

免费场地里多是成年人

从丰台区莲花池公园东门,走不到五分钟,就能看到一大一小两个篮球场。

大的是标准的篮球场。两拨成年人正打着如火如荼的对抗赛,场边观战的也都是成年人,而所有的小孩子都被挤到了旁边的小篮球场。

只有大篮球场一半的小篮球场里挤了三只篮筐。在两只相的篮筐下,十多个孩子正在打比赛。另一只篮筐却被三四名成年人占领了。

运球、投篮……围在两只篮球筐下的孩子玩得正开心时,随着“哎哟”一声,一名身穿橙色上衣的男孩被远处扔过来的一只篮球砸中了。他揉了揉肩膀,看了看扔球的成年人,也没说什么就拍着球跑开了。

“大篮球场里打球的都是成年人,我不敢让小孙子往前凑,怕小孩受伤。小球场虽然人太多了,但好在大多都是孩子。”扒着小篮球场铁丝网的家长吴女士说,这里的篮球场是免费向人们开放的。上五年级的孙子喜欢打篮球,这儿又离家很,所以常来练球。公园虽好,可成年人多,但小区周边又没有运动场。

家住太阳宫附的赵女士也发现,附公园里有一块空地上装了不少篮球架。“周末的时候,来玩的人多是成年人。成年人掷球更有力气,稍不留神,球砸到孩子身上也挺疼的。”赵女士说,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她很少看到有孩子去玩。

破解

避开周末找到孩子的“专场”

“看到孙子喜欢篮球,他父母就给孩子报了一个篮球课,倒不是为了打比赛获得名次,就是想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这几天,我几乎天天都带着他过来打球。”吴女士说,因为公园里又有场地又有设施,孩子只需要带个球就能玩了。在这里玩耍的孩子们大多不认识,不过玩着玩着,年龄相仿的他们就打成了一片。虽然小篮球场里地儿不宽敞,旁边也有成年人来抢篮筐,但好在孩子人多,玩起来还算自如。

带着孙子打过几次篮球的吴女士发现,除了周末,时来这里打球的大人相对就少了点儿。“尤其是周五的时候,孩子放了学,拿了球就来这里打,场子里没什么人,几乎成了孩子一个人的专场,这样就不用跟成年人抢场地了。”

现状

家门口的空地儿缺少设施

住在朝阳区南沙滩附的孙滔发现,小区北边有一片休闲绿地,在绿地的中间有一大片用砖铺设的空场地。时下午5点多,经常能看到有家长带着孩子在这片空场地里打羽毛球。偶尔,也会有孩子们抱着足球和篮球在里面玩。

“像羽毛球、足球,只要有一块空地,用粉笔画好线也能凑合玩,可是你要是打篮球、打网球这类需要设施的运动,就没办法只靠粉笔在地上画线了。”抱着篮球,孙滔无奈地挠挠头,没有篮球筐,时儿子放学写完作业,他只能带孩子在空场地练练拍球和带球跑。要想练投篮,只有周末的时候,再带着孩子去远一些的地方寻找可以练的场所。“孩子写完作业,出去运动放松一下,不可能去特别远的地方,谁不想在家门口锻炼一下,又省时间又省精力。”

破解

自备的简易设施解难题

在西城莲花河南街附的一个小区空地上,一位七八岁的男童正拿着球瞄准一个挂在小区铁栅栏围墙上的篮筐,随着啪的一声,篮球准确无误地投进了篮筐里。“可以运动的场所太远了,孩子喜欢玩球,我就从网上买了一个可拆卸的篮球筐,正好挂在小区的铁栅栏上,让孩子尽情地玩,还不用担心跟其他小朋友抢地盘。”家长高先生说。

在小区外的一处空场地上,一名小男孩正挥着网球拍练打网球,他使用的是网球回弹训练器自助练球。伴随着啪啪声,被打出去的球很快地弹回来,孩子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孩子爱玩球,附也没有像样的场地,再说网球场一般也不便宜,所以就买来训练器自己练着玩。”家长说。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购物网站上,这样的自助锻炼器材深受欢迎,有的网店月销量超过一千件。“练起来方便,也没有那么多的场地限制。”一位顾客评价道。

建议

建立社区俱乐部协调体育资源

不少受访者表示,孩子锻炼的场地不好找,主要是因为一些球类运动需要具备专门的设施和场所。有这些条件的地方不是收费,就是离家较远。这也逼得一部分孩子不得不放弃所喜爱的运动。

“如果只靠着家长自己想办法,还是很难从根儿上解决运动场所的问题。”张然说,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完善社区周边的体育运动场所和设施配套,让孩子能在家附找到合适的运动场所,才能真正地让孩子们动起来。

教育学者熊丙奇说,从2017年至今,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已经几年了,但真正能做到对外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还是少之又少。这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安全问题。在开放的场所,一旦出现人身安全问题,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二是开放之后的费用问题。场馆的使用,涉及到维修、设备的消耗,谁来出这个钱?

“这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几个长效的开放机制,整合好社区的资源。”熊丙奇建议,这些工作可以交由第三方机构来做,如在社区里组建一个类似俱乐部的机构,将辖区里的所有体育场所资源利用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会员制,让社区的孩子象征交一点费,解决场馆开放后的费用问题。

(原标题:调查|免费场地里多是成年人,家门口的空地儿缺设施,孩子放学后去哪玩?)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李环宇

关键词: 小区周边 锻炼场所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