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也有“B超医生” 师徒三代探伤工共话铁路发展
中新网客户端银川8月27日电 (张旭)烈日当空人们避之不及,纵横交错的铁轨上,却有一群人推着仪器在钢轨上作业。这就是人称铁路钢轨“B超医生”的探伤工,他们为了铁路动脉的安全,过去每天需走路10公里为钢轨探伤。
工作人员在演示双轨式探伤作业车。张旭 摄
钢轨受列车的辗轧和自身热胀冷缩影响,会产生一些瑕疵,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断轨,所以要定期给钢轨进行“体检”,保障过往列车的安全运行。
“以前为了给铁轨探伤,需要10个人推着机器走,每天最多检查10公里,现在有了双轨式探伤作业车,以后只需四个人就能探测三十公里铁轨!”银川工务段探伤工程师黄涛告诉记者。
黄涛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火车头奖章获得者,2013年,以黄涛名字命名的“黄涛探伤工作室”正式成立,由全路、全局技术能手和高级技师等7名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近日,记者走进银川工务段黄涛工作室,听师徒三代讲述探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黄涛的师傅胡高云通过竞聘,从线路工转岗到技术含量较高的探伤工。1983年,他考取了一级探伤资格证书,也成为全局第一批取得资格证书的探伤工。
“那时候的探伤作业主要是靠手工检查,工具就是检查锤和小镜子,每天背上干粮,一走就是10公里左右。”胡高云介绍道。在退休的前6年,胡高云一直担任车间的岗位技能培训老师。2002年,刚从事探伤工作的黄涛变成了胡高云的徒弟。
黄涛演示超声波教学模拟器。张旭 摄
黄涛上班后,最先接触的是超声波探伤仪,每次上线作业需要加满水,重达70斤,需要推着仪器一边行走一边盯着显示屏,来检查是否有伤损。黄涛每天跟着师傅学、对着书本啃、现场反复练,短短几年下来,迅速成长为车间技术大拿。2013年在全路工务系统探伤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全路有名的探伤专家。
“一次黄老师让我们对刚刚检查过的钢轨进行复检,我们觉得仪器都检测不出来人怎么可能呢?将信将疑检测了一遍,老师指出的位置果然发现了一处孔隙,这才真的服了。”一位和黄涛共同工作的年轻探伤员由衷的佩服。
近年来,黄涛发现了各类伤损钢轨2600余根,完成发明革新7个,修订完善作业标准13项,职工培训1600人次,培养出高级技师、技师8名。“90后”青工孙阳阳便是他的得意门生。
2015年9月,工作仅三年的孙阳阳便荣获了全路探伤技术比武第一名,2017年10月,孙阳阳还作为全局唯一一名青年职工代表,赴俄罗斯参加第19届国际大学生和青年节铁路主题活动。黄涛评价自己的徒弟是“青出蓝而胜于蓝。”
2019年2月,银川工务段第一台双轨式探伤作业车的上线作业,标志着近40年的手工探伤作业正在向机械化转变。双轨探伤仪是自带动力,可同时对两股钢轨进行伤损检测的专用超声波检测仪器,可替代现有的人工单轨式钢轨探伤仪,减少职工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听到双轨式探伤小车上线的消息后,66岁的胡高云也从家里赶来,到车间仔细端详,并和黄涛、孙阳阳进行了交流,不禁感叹技术的发展之快。
工作室自2013年创建以来,制作探伤培训课件37份,共集中授课30余次300多个课时,培训人员达2400多人次,共指导培养探伤高级技师、技师等7名高技能人才。近年来,他们共解决现场疑难杂症225件,完成小发明小革新7项,节省生产成本200余万,制作了焊缝气孔、夹杂、未焊透等焊缝伤损标本等21项规章制度及作业指导书。
探伤工作室学员在进行练习。张旭 摄
黄涛对记者介绍,“通过规范尖轨探伤标准化流程及灵敏度标定,使钢轨探伤精准度提高到99.8%;通过对路轨探伤仪精确辨别钢轨焊缝伤损波形办法的研究和探索,使现场探伤作业伤损检出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
“最早的时候我们每年能检测出1200多处伤损,而且重伤多,甚至有10毫米20毫米的裂纹。近年来探伤技术在提升检出率在提高,但钢轨质量也在进步,近几年我们每年检出的伤损稳定在600处左右,4毫米以上的裂纹就是重伤,已经很少见到了。”随着技术的进步,伤损总体来看是下降的,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主任李宁利向记者表示。(完)
编辑:魏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