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年古都尽显光影魅力

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计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有着无数值得诉说的故事,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不竭灵感。20世纪80年代,发端于西安的“西部电影”亮相国际大银幕,为中国电影捧回众多国际奖项。如今,在影视与文旅“双轮”驱动下,西安故事在荧屏上演,光影中的西安丰富了城市文化气韵。

傍晚,西影电影圈子的露天演唱会吸引了众多市民。(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窦翊明 摄 资料图片)

在大雁塔的东北方向,一条“星光熠熠”的大道两旁立满了各式奖杯雕塑,记录着属于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红高粱》捧回了中国电影第一座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老井》获得了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麒麟奖……


【资料图】

这里是西部电影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西安电影制片厂。曾经是西部电影的策源地,新时期的西影集团成长为影视协同文旅和传媒“一体两翼”发展的影视“航母”。在老厂区基础上打造的“电影圈子·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里,文艺气息浓郁的电影主题产业园吸引市民和游客参观“打卡”,40余家入驻于此的影视企业享受着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6年来,西影集团影视剧投资累计超过3亿元,影视主业收入增长到1亿多元。其中,西影集团参与出品的电视剧《装台》,以充满人间烟火的温情温暖了普通劳动者的心。陕西普通话、秦腔、特色美食、西安城墙、大唐不夜城等地域元素在剧中巧妙展现,让观众对西安心生向往。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这部作品每一个人的精神走向都是指向真善美,这就是它的正能量,这就是它现实主义的力度。”

4月28日,长安十二时辰开业一周年庆典表演现场。(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摄 资料图片)

展现现实生活,传递真善美是“西安出品”影视作品的创作追求。近年来,西安加强“大戏大剧大作”创作生产,先后成立舞台剧、电视剧、文学、音乐、曲艺、广播剧等创作基地,聚力打造“西安影视”品牌。去年,电视剧《装台》《功勋》、电影《柳青》《秀美人生》等多部西安参与出品的影视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依托城市优渥的营商环境,西安加速资源整合、引入影视企业,培育产业链发展。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吸引了226家注册企业,累积培育孵化规模以上企业19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超20亿元,覆盖了剧本创作、投资策划、拍摄制作、宣传发行、衍生品开发等影视文化全产业链。

“基地总是能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工商、税务和扶持政策申报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全方位服务我们的项目孵化、运作以及政策申报,因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企业入驻。”入驻企业陕西小乐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维军说。

根植于地域文化特色元素,西安的影视作品闪耀荧屏与银幕,带动当地旅游、文创、美食等火遍全国。融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IP、由原班美术团队制景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沉浸式展现唐朝市井文化,让游客走进电视剧中构建的唐长安城,所见所闻、所玩所乐,尽是唐风唐韵,开业一年来,街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日均客流超7000人次;拍摄过《白鹿原》《装台》《柳青》等多部影视作品的白鹿原影视城,在陕西关中地区民俗特色浓郁的村落中,旅游演艺带领游客参与其中与演员“飙戏”,夜晚的全沉浸光影秀《夜谭·白鹿原》让游客用全新视角和体验领略《白鹿原》的文化内涵……

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会长赵安表示,从历史文化到地方民俗再到市井生活,西安拥有丰富旅游和影视摄制资源,如今影视作品与旅游消费场景“跨界”融合,为文旅和影视双向赋能。(新华社西安5月14日电) 

/ 魅力之都  爱乐之城/

古都西安,爱乐之城。

在其数千年的建城史中,

中国传统乐曲延绵不绝,

塑造了城市的文化气质。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形式

在文化交往中不断汇集于此,

孕育出浓厚的音乐氛围。

唱摇滚、吼秦腔、

品燕乐、听交响

……

从秦岭脚下到城墙之上,

从专业舞台到大街小巷,

千年古都在一曲曲动人的音乐中,

见证历史,走向未来。

演员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闭幕式上演出婺剧《大破天门阵》(2022年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交响乐团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户外公演(2020年9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乐队在西安草莓音乐节上表演(2020年1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西安大唐芙蓉园内上演的舞台剧《鼓》(2023年1月24日摄)。西安鼓乐是我国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2023年5月11日,南门乐队在西安城墙南门门洞内演出。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2020年4月16日,一支来自巴西的乐队在西安一处商业街区进行户外表演。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在国际博物馆日“奇迹之夜”音乐会上,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前演唱(2019年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市民诉心声

西安市民在满满幸福感中期盼峰会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西安举行,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这座千年古都。

5月14日,西安天空湛蓝如洗、白云如浪,初夏美景将城市装扮得越发秀丽。峰会举行在即,漫步大街小巷,人人关心峰会的氛围扑面而来。大家纷纷表示,见证着祖国、城市的发展,热切期盼着峰会的举行,心中是满满的幸福感。

14日一大早,27路公交车驾驶员梁纪臣来到长乐公园西门的公交调度站,擦车消毒、检查机件、查看监控设备……他要赶在出车前确保车辆安全,把车厢打扫干净。

“中国-中亚峰会将在西安举行,我觉得无比荣耀与自豪。”说起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梁纪臣难掩激动,他特意在车厢内挂上了喜庆的中国结。

迎着朝阳,车辆启动,新的一天徐徐拉开帷幕。车厢内的中国结随着车身欢欣摆动。

“这几天忙得很,但心里是幸福的。”梁师傅说,公交车作为一线运力,承担着市民出行保障工作,峰会期间更需要全力做好文明服务。每一辆公交车都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他要立足岗位,尽全力做好车辆的维护、运行工作,确保车辆以最佳状态、最优水平迎接峰会,展现古都西安的现代风貌。

“再过几天,峰会就要举行了,日子越来越近了,十分期待!”在高新区丈八北路一家面馆内,市民曹保红认真浏览着关于中国-中亚峰会的新闻,还不时与爱人柳小粉讨论。

开面馆的曹保红曾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西安生活了20余年,见证了城市的巨大变化。“现在高楼林立,街道整洁,出门就是公园,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方便。”曹保红说,这样的国际盛会能在西安举行,充分体现了西安的城市实力。相信通过这次峰会,这座城市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幸福、期盼,是雁塔区二十所社区党委书记田菲的内心写照。“作为‘东道主’,西安正全力以赴扮靓城市,迎接这场盛会。”他说,近期,不少居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齐心协力默默付出,期待迎接八方来客;他们参与辖区环境、安全生产排查工作,为峰会顺利举行保驾护航。

不仅西安人满心期待峰会,许多在西安生活工作的外地人也为此叫好。在西安一家外企上班的重庆人魏莉莎说,这几天,她的微信朋友圈已被中国-中亚峰会的相关消息刷屏。在她看来,中国-中亚峰会就是西安的一张新名片。见证了西安的快速发展,能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魏莉莎感到很开心。

还有一些市民表示,迎接峰会在于实际行动。“在‘家里’举行重大活动,每个市民都应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正能量。”市民陈浩说,“每一个西安人都应该当好‘东道主’,展示良好形象,让更多宾客看到西安的魅力与实力。”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雷杰)

西安报业·西安日报版权所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