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如何拥有“稳稳的幸福”?

广东阳江很“柔”,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海陵岛,风景如画的闸坡,海风柔情,拭去烦恼。阳江又很“刚”,古有“何传利文武刀”名扬四海,今有“中国刀剪之都”享誉全球。


(资料图)

去年底,在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阳江荣膺“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难怪,当地人总把“阳江贵地总无忧”挂在嘴上,将笑意写在脸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稳稳的幸福”,更要持续奋斗!

如今,全省上下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底子较薄的阳江,在标兵猛、追兵快的发展比拼中,如何跑出更快的速度,赛出更高的质量,拼出更好的生活?

也许,能在阳江繁忙的港口、热闹的工地和奔忙的奋斗者那儿找到答案。

底子薄怎么补?

阳江地处粤西,紧靠珠三角核心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支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

海滨城市,景色的美是不在话下;但日子的好,还是得看经济行不行,产业有没有“真材实料”。

观察近年经济数据,自2017年以来,第二产业是阳江经济增长的关键。尤其是在2019至2021年三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均超10%,而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较平稳,大部分时间低于4%。

透视这“10%”,主要是因为阳江抓了风电抢装潮,带动了装备制造业,而更早布局的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又迎来大发展,产值从数百亿突破千亿,全产业链成形,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

但进入2022年,经济数据似乎没那么漂亮了。阳江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直面问题:经济总量不大,新旧动能转换较慢,创新能力薄弱,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产业接续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简言之,底子不厚、动力不够、后劲不足。根本出路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阳江市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刚柔并济”的海滨城市开始“内外兼修”——

向内强基,不断补链、强链。在合金材料产业方面,力争甬金冷轧、广青不锈钢技改、新钢铁120万吨球团等项目在今年前三季度投产;装备制造类年度产值预计达40亿元的东方电气整机6月也已动工,正在力促大金重工、中远海运重工等项目动工;新鲜出炉的《阳江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构建产业区域高质量发展布局,为各县区产业发展分工、定调。

向外引资,大招商、招大商。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先后到长三角、珠三角、湖南、福建等地区组织推介会,以商引商、以链引商。2月,阳江东莞招商会成功签约了希培优制氢设备智能制造项目、锌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41个项目;3月,阳西在佛山顺德召开招商推介会,达成投资合作意向和协议项目共22个,投资总额247.9亿元;4月,阳江市阳东区在苏州举行新能源专场招商推介会,签约8个,预计总投资268亿元……

阳江还在努力寻找更多增长点,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激光增材等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动力。

拼经济,抓项目,谋发展……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为推动阳江高质量发展添足马力、注入活力。

可见在阳江,忙碌同样是一种幸福。

阳江海上风电。

临港融湾,机会来了?

深远谋划,才能幸福长久。

在新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阳江立足做强产业,也着眼更宏阔的未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赋予阳江新的定位:提升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功能,主动拓展大西南和东盟发展腹地,给予了阳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寄望。

靠海临港是阳江的一大优势。

地处南海之滨,阳江拥有长达458.6公里的海岸线。天然港湾和大片海滩,是大自然赠予的优质资源。阳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转运港,早在宋代便有江浙等地商船往来不断。沉没于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南海Ⅰ号”,就是最好的见证。近年来临港布局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合金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无不体现政府利用海洋带动产业发展的考量。

随着“向海发展、工业立市”往纵深推进,阳江港是重要抓手。但与省内许多港口相比,阳江港并不占优,存在整体规划不足、大型泊位不多、市场腹地开拓不够、外联交通网络欠缺等问题。

建设亿吨级大港,构建现代港口物流网络,阳江能吗?眼前热火朝天的图景给出答案。省市实力企业广东能源集团、阳江交投集团全情投入,深度参与。仅阳江交投集团就有15个在建或即将建设的泊位,规划总吨位超50万吨。阳江市政府“牵手”广州港,优化整合码头资源,升级进港航道,港口工业园区和临港经济带同步蓬勃发展,亿吨级大港建设按下快进键!

阳江港。

加快融湾是阳江的一大机遇。

在粤西沿海城市中,阳江此前与珠三角经济圈的联动并不算强,茂名与湛江又自成一体。其实,阳江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的叠加地带,是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城,也是北部湾融入大湾区的先导区,距广州21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区位条件优越。

阳江“十四五”规划明确,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规划、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等全方位对接;支持打造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和产业集群配套基地,推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

目前,阳江建设了4个面积超万亩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总规划面积超过120平方公里,可为企业落户发展提供充足空间。打造了国家级孵化器、省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平台,初步构建起“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生产生活配套体系。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综合营商成本处于广东省较低水平。

可见,阳江正处在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利好时期。虽说此处幸福得“总无忧”,当下,也是乘势而上的好时候!

阳江“被点燃”

阳江人的幸福,是拼出来的。在城市发展的脉动中,他们展现出“高浓度”的实干精神与创新精神。正因如此,这好日子过得格外踏实。

远的不说,在改革开放初期,阳江人发现了刀剪商机,便想到以家庭作坊式、“打铁铺”式手工生产起家,既当老板又当工人,既当技术员又当业务员,为阳江拼下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刀剪地位,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全球采购基地。

如今,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阳江人积极乐观、果敢顽强的个性更加彰显,敢闯敢拼、勇往直前的激情也被再次激发。只有这样,幸福的因子才会源源不断地润泽这一片土地,更美好的未来才会如期与大家相遇。

阳江市区鸳鸯湖。梁文栋 摄

发展的“强引擎”被点燃: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阳江市多位企业家参加现场会,并作表态发言,244个项目总投资1246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绿色能源、重大基建等多个领域。通过主动融入“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的“软联通”,阳江正以一往无前之姿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力前行。

干部的“精气神”被点燃:党员干部“观念大更新、作风大提升、工作大落实”。实行领导挂点联系招商项目制度,启动“政企直通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照通行”改革,拓宽商事登记“就近办”“秒批秒取”渠道,推广“一件事一次办”模式,全面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实施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全力破解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阳江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态度抓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的“战斗力”被点燃:政府抓招商、抓服务、抓项目落地……一系列“组合拳”打出,市场各主体的敢闯、敢拼、敢为之精神被充分激发。21万户市场主体的企业家们正以敏锐的市场意识、国际化的战略眼光担当起探路者、先行者、奋进者角色,推动阳江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

在阳江,幸福总是伴着海风的洒脱,浪潮的热烈,时间的温热。

而稳稳的幸福,总是藏在不歇的步履、不退的勇气、不减的热爱里。

参考文献

[1]广东旅游出版社.刀剪之都

[2]阳江市政府网.(2023).阳江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3]阳江市政府网.(2022).阳江市2017-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阳江市政府网.(2022).《阳府〔2022〕34号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5]南方日报.(2023).立足广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阳江加快推进国际风电城建设

[6]南方日报.(2023).阳江:只争朝夕,建设幸福之都

【撰文】话题研究员 赵强 陈步上 曹斯 纪蓓 辜继漫

【海报】丁薇薇

【剪辑】陈明记

【运营】麦小华 张鹏 施心怡

【本期统筹】纪蓓 汤凯锋 杨世华

【本期策划】曹斯 陈戈

南方+编委会出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