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见大湾区 | 深圳:爱拼才会赢

宋元时期,客家人抵达深圳龙岗,在此繁衍生息。

为了求生存、谋发展,


【资料图】

他们漂洋过海、艰辛打拼,

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华侨华人群体之一。

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此时便烙下印记

在改革开放前,客家人居住的围村曾遍布深圳各个角落

如今仅留少数村落还保持着历史原貌

甘坑村是其中鲜明的代表。

这里古建众多、房连巷通

为华侨华人了解故乡原住民文化开启了一扇重要窗口。

在深圳观澜,有一座建于民居之中的侨文博物馆,

既有本土特色——碉楼,也有西方的建设特色。

深圳观澜华侨华人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

从观澜走出去的华侨开始陆陆续续回国支持家乡建设,

其中就包括陈顺安、陈佛安等一批华侨和香港同胞。

华侨同胞带着爱国爱乡的情怀出去拼搏奋斗,

就算经济不是很富余,

也要把钱寄回家乡建桥修路,发展教育。

现在的深圳人,延续了华侨老一辈们的拼劲,

从年头拼到年尾,从0时拼到24时。

聚会不聊八卦不吹水,买房、炒股、基金、项目、副业……

这就是把“奋斗”视为人生准则的“SZer”

在深圳,追求金钱,从来都不是狭隘的虚荣。

每个人每一天都能勇敢奋斗,也拼尽全力。

7:00-8:00

「在奋斗中醒来,在理想里狂奔」

陈楚生在一首写给深圳的歌中写道:

「那里有最接地气的烟火/有穿行最多次的楼间窄道/有走到哪里都能看见的招租广告/那是高速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喘息角落/也是每秒梦想与残酷现实杂糅并存的驻足之地」。

青春和梦想,在这里落脚。身体和灵魂,也在此栖居。

这是一个20多年前的20岁海南小伙的真实写照。

一手拿着吉他,一肩扛着背包。

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在青春最美年华里,带着最初的梦来到深圳。

即便很多年过去了,

成名后的陈楚生再回到住了5年的白石洲,

仍感激和怀念这个当初接纳他,给了他温暖的地方。

如今,我们看到变迁后的白石洲,已经发生巨变。

人们从睡梦中醒来,以最快速度洗漱完毕。

穿戴齐整,提着公文包,聚集在深南大道的公交站台,或齐刷刷涌入地铁。

一边奔向福田、罗湖,一边涌向了南山科技园。

这里是粤海街道,被称为深圳“最牛”街道。

更是打工人的宇宙中心和搞钱圣地。

总面积20.99平方公里,东起沙河西路,西接南海大道,南至东滨路,北到北环大道。

在这不堵车,只要10多分钟就能绕完一圈的街区。

你恐怕难以想象,遍地都是上市公司、知名院校研学基地。

寸土寸金的最佳写照。

财富的神话和传奇,牵引着人们对理想的奔头。

9:00-12:00

「华强北风云里,处处是机遇」

临近中午,隐秘在各条巷子里的“猪脚”开始咕噜咕噜,锅炉上冒着卤水升腾的雾气。

再过几分钟,它们将以一块块切片的姿态和肉卷、粉肠、白切鸡、烧鹅组合双拼。

再搭以酸菜和卤水豆腐,一齐铺在米饭上,被分装打包,送往各个写字楼。

只是这中间,还有个一波三折。

华强北楼宇林立,光是72层的赛格广场,对于骑手来说,如同一座大堵车的迷宫。

帮骑手送外卖最后一站的他们,应运而生。

这是华强北特有的现象。

中午11点多,赛格大厦楼下,

接过骑手源源不断的外卖单,一群身前挂着收款码的阿姨和大叔们,

以快且稳的脚力,往往返返完成外卖长跑的最后一棒。

他们被称为“跑单阿姨”或“跑单大叔”,

体现了华强北的风云里处处是江湖。

有江湖,就有生意。

有生意,就有比拼。

比拼眼力、速度、决心,还得拼体力、记忆力。

这也是深圳的缩影。

40年前,这里掀起了深圳最早的时代浪潮。

从一米柜台,到前店后厂。

从响当当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到如今,一个正在向科技、文化、时尚相融合的国际街区。

40年如一梦。

同洲电子、大族激光、腾讯等都从这里走了出去。

而辉煌历史和青年文化,在这里仍发生着奇妙碰撞。

人间烟火下,人生如沸。

13:00-17:00

「在惬意的后海,搞钱更自在」

深圳的春天,总是明媚。

在南山后海,拿起一杯咖啡,

可以坐在高级商圈万象城,也可以过个马路就到了人才公园。

躲在花海里,深圳湾的海风吹得人心神荡漾。

让人在工作日的午后,拥有唾手可得的宁静。

这个“宝藏后花园”是深圳打工人的天堂,也是年轻一代的科创宇宙。

在这片填海而成的土地上,

前沿的、新潮的、创意的、文化的……

集多元于一身,成为深圳一种“软地标”。

从它出发看深圳,

用刘慈欣的话来说,

这是一座中国最具有创新色彩的城市,

也是一座年轻的、具有科幻色彩和未来感的城市。

腾讯、华为、平安、万科等诸多世界500强,都在此生根发芽。

高高耸立的深圳顶级写字楼“春笋”,破土而出。

鹏城实验室抓住5G时代,深圳大学的校园书香飘着理想的因子;

科兴科学园里,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刻进了骨子里。

对于很多人来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才是那个“白月光”。

18:00+

「在深圳,越搞钱越懂生活」

夜幕降临。

有人在公园轮滑,

有人泡在24小时书吧,

有人在livehouse蹦迪狂欢,

有人仍在上班。

凌晨两点CBD灯火通明,出租车排队排到100号开外;

隧道内,贴膜小哥熟练地完成了一单生意;

摆摊的女孩没有精致妆扮,却认真地做好每一份点心;

观鸟的人举着长枪大炮,野餐露营的人开启户外派对;

3个小时梧桐山,看一场久违的日出。

谁说,不浪漫呢?

赶在日出晨曦扑灭深圳夜晚的灯火之前,

站在城市之巅,看另一面的深圳,也是看另一面的自己。

不管夜幕下的分秒流转,

翌日清晨6时的太阳,终归是治愈的。

在海边天文台,看大海被朝霞染红天际;

在深圳湾,看晨光透过峰峦叠嶂的云层;

在华强北,看早餐档冒起的腾腾热气。

又一天了。

为什么我们这么爱深圳?

只是搞钱吗?

不不不。

深圳本土作家南兆旭在《深圳自然笔记》描绘了她的“唯一”。

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

深圳是唯一拥有城区、山岭、溪流、湖泊、森林、田野、古村、海洋、岛屿,和中国最美海岸的城。

是啊!“最美海岸的城”生活着最爱搞钱的一代人,

也恰是最爱生活的一代人。

这才是,深圳的魅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