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台多项政策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翼齐飞”

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广东今年以来密集出台多项与传统产业有关的政策——既有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磅文件,又有为纺织服装行业和家具行业分门别类制定的具体转型升级指引。


【资料图】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背后是对传统产业重要性的重新审视。从“广东粮、岭南衣”起家的广东制造,如今扛起“制造业当家”的大旗,更要统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现“比翼齐飞”“两全其美”。

专项政策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近年来,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中央到全国各地密集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表述相比,更显迫切、更有力度。

今年,工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5个以上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此外,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还透露,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指导意见,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从全国各地来看,工业大省也纷纷行动。今年以来,广东已连续发布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文件,提出到2023年底力争全省食品工业营业收入达1万亿元以上,打造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力争纺织和服装产业营收到2025年底达到7000亿元,建成世界级先进纺织服装产业强省。

针对不同传统行业的具体特点,广东还出台政策分门别类推动消费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如近日分别印发了纺织服装行业和家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指引,从研发设计、生产运营优化、仓储物流、供应链整合、平台服务升级、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挖掘应用等关键环节,提出具体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和实现路径。

浙江也出台推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浙江全省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

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的山东,今年4月印发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强链,“一业一策”推动重点行业改造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产业转型”的表述不同,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传统产业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从更多地强调“转”到更多地强调“升”,是对传统产业重要性的重新审视——坚持推动传统产业在产业链条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当前,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面临强行脱钩、生产成本高企等挑战,随之而来是部分产业链的转移。此时,对传统产业的简单退出,会带来很多就业压力。”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说。

传统产业扮演着工业“哺育者”角色

为何要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其一,从体量上看传统产业依然是中国工业的主要部分,对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我国产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依靠“三来一补”“前店后厂”模式,大力发展家电、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传统加工制造业,“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造就了广东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奇迹。

如今,传统优势产业依旧是广东制造业“顶梁柱”之一,占全省规上工业的三成以上,部分行业规模在全球和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中,有6个产业集群属传统产业范畴。

比如,深圳闻名全国的不仅是电子信息、互联网产业,还有时装产业。深圳作为全国最知名的品牌女装集聚地,以设计创新为引领,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是深圳成为设计之都的重要支撑。从全球来看,在工业化最早的欧洲,法国以“三种水”闻名,香水、葡萄酒以及依云矿泉水无一不属于传统产业。可见,优质的传统制造业也可以成为亮丽的名片。

其二,传统产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扮演着“哺育者”的角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动能可以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中获得更多用户和原材料支撑。

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大、时间跨度长,需要一座城市几年甚至十几年来培育。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百亿元投资一个制造工厂通常只是“起步价”。耗费两三年建成的工厂,也只是刚刚开了头。而从投产开始经历产线磨合、产能爬坡到最后达产,至少要花3年时间。在这期间,对新产业的各种投入,自然需要其他产业来“输血”。

“从需求上看,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用户依然是传统产业;从供给上看,高技术产业中的多数环节,依然需要传统产业提供的产品作为基础。如生物制药工业离不开瓶子。离开了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的能力也不能完全发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认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应该是基础广泛的产业升级,工业不能分三六九等。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产值规模,还是从国际竞争力来看,传统产业都是我国实体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对于传统产业仍存在很多认知误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认为传统产业是低端、低效的,并将其看成过时的产业。这种认知对于更好发挥传统产业作用,应对经济下行巨大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的产业。“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环节。”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杜聪认为,传统产业反而是现代产业的基石,也是培育新动能的主要来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

比如,广东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逐步探索出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众包众创等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巩固了纺织服装、陶瓷等传统行业的竞争优势。

传统产业不等于高污染、必须淘汰关停的产业。“传统产业的高污染主要体现在过去行业的粗放式发展、工艺设备落后、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等方面。在如今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升级步伐正在加快。”杜聪说。

在工信部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中,就有32家纺织服装企业入围。广东也围绕家电、建材、化工、纺织等特色行业,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绿色化,全产业链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绿色制造体系。

传统制造业不等于产能过剩。我国传统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中高端产品严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从世界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传统制造业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极其美好的发展未来。

“各个工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能源、石油化工、钢铁等工业,全部工业都要趴窝,包括高技术工业。”路风认为,传统工业一直在升级,主要靠创新的力量。“但新的和旧的不能截然分开,如没有传统燃油汽车就没有新能源汽车工业。错误的思维就是认为可以用高技术工业代替传统工业,以为消灭传统工业发展高技术工业就是升级。最后则鸡飞蛋打。”

事实上,新动能既来自于新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来自于“老树发新芽”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既要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这是培育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同时也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这是培育新动能的基础,也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归根结底就是要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机器人、柔性生产、无人工厂……在刻板印象中,这些赛博朋克风十足的词汇通常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联系在一起,很少人会联想到传统产业。

为什么会有这种刻板印象?一方面,传统产业亟须改造升级是客观的事实。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痛点堵点也确实存在,不少企业不想升,也不会升。“传统制造业占比过高、升级改造投资占比过低,同时中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此外,传统产业通常品牌效应不强,产品质量有待提升。”杜聪分析。

但是这一局面正在改变,通过加装“数字引擎”,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科技创新,传统产业正在变得越来越不“传统”。

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让食品行业“品”出新滋味。在卡夫亨氏阳江工厂,传统的酱油厂通过智能化改造,从原料管理、酱油酿造生产到成品检测放行全过程实现自动化,仅需110人即可完成年产能20万吨的成品酱油生产任务。如果是10年前,生产人员可能需要600—800人之多。例如,在酱油罐装环节,库卡机械臂、万世德装配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帮助工厂实现了1秒7瓶的罐装速度。

加强专业化生产,让老产业“玩”出新名堂。在汕头澄海,玩具产业正在像造芯片一样造积木,实现了从以往制造由企业自己完成,到把制造环节外包给专业生产商的转变。其中的更新设备和产线的任务,留给了代工厂。代工厂不做品牌做品质,可以把获得的大部分利润专门用于提升积木生产环节的质量和效率。这种变革,其实是把高度细分和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引入到传统玩具制造业当中来。

供应链数字化改造,让更多“广东造”走向海外。位于广州的“时尚圈第一独角兽”——希音,创造性地大规模应用了“小订单、测试再返单”的按需生产模式,有效降低库存、减少浪费,提升产业整体效率,为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实践的样板。如今,希音正式推出平台模式,在巴西、美国上线后进一步推广至全球市场,吸引全球卖家入局。

技术改造、数字化、智能化等是手段、是方法论,归根结底就是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让传统产业做到“吸睛”又“吸金”。“智能化只是手段,传统产业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升级创新,才能够保持竞争力。”卡夫亨氏阳江工厂厂长何文驱感叹。

中央定调,广东实践;传统产业,大有可为。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做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两篇大文章,我们定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制造业当家”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李赫 袁佩如 实习生 吴浅语

策划:袁佩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