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前奏|为技能人才鼓与呼!杨登辉代表听取社会各方意见_世界快讯
南方网讯(记者/吴诗航 见习记者/谢芷琳)两会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启程赴京前都在忙啥?一起来围观!让我们将镜头对准“新人代表”杨登辉。
近期,技能人才出身的杨登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月21日,杨登辉与政府部门、技工院校、制造业企业等各方代表齐聚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共同探讨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现场亮点纷呈,干货满满!
【资料图】
座谈会现场(黄媛慧/摄)
“人民选我当代表,当好代表为人民。”杨登辉的开场白,透露出他参加本次座谈会的初衷:听民意,汇民智,力求建言献策能够心中有数、心中有谱、心中有招。“大家普遍关切的是什么?已经提出了哪些痛点、难点,都是我建议的方向和重点。”
图为杨登辉(黄媛慧/摄)
热议人才新趋势 共谋教育新路子
技工教育看广东。依托战略性产业优势,广东大力推动院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逐步形成良性互动,赋能培养了诸多高技能人才,其中便包括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冠军、来自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杨登辉。杨登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充分展现了国家对制造业人才的认可。会上,各方参会人员也都为这一成果感到欣喜。
图为阎子刚(黄媛慧/摄)
技工教育能培育出这么多冠军是多年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不同于以学历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有其独特之处。面对技工教育存在的生源支撑弱、设备投入大、授课班额大等问题,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阎子刚认为,国家及社会需明确技工教育的兜底使命和政治价值,将重心落到优化毕业生待遇上,打破求职壁垒。
图为鲁储生(黄媛慧/摄)
技工教育最重要的主体是企业与学校,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院长鲁储生围绕这两者进行了思考。在他看来,引导企业内部的晋升体系与人社部“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进行融合,可以使员工待遇挂钩、技能等级认定系列问题更科学化合理化。此外,学校还应增强积极性,主动改革以适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所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
图为陈玉琪(黄媛慧/摄)
不破不立,技能人才该破什么?“技能人才不是被认可的过程,而是被认知的过程。”广东省战略性产业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秘书长陈玉琪表示,社会应形成对技能人才价值定位根本性的观念转变。同时,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她希望企业通过推进产教评生态建设,利用竞赛等评价主轴形成产教融合清晰的线索脉络。
聚精会神,倾听呼声。很快,杨登辉代表就已经在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提到关键处,议到点子上,他也有了更多的新思考: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技能人才发展,需要实举措才能有新效果。
培育制造业新工匠 拓宽技能人才新道路
要想抓住技能人才战略机遇期、畅通职业发展空间,需要多方的互助和扶持。
图为魏文锋(黄媛慧/摄)
“新经济”呼唤“新工匠”。魏文锋是装备制造业中的技术能手,“产业转型中,能够在车间等多种作业环境中沉淀下来的往往都是技能人才。”怎样有效输出高质量人才?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中心总监魏文锋建议,院校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实践及开发,因时因势推进专业设计和新职业开发。
图为黄志鹏(黄媛慧/摄)
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在技能人才政策落地中起到先驱模范作用。据东莞市人社局职建科一级主任科员黄志鹏介绍,东莞市规划了技能人才成长之路——从走出院校,到比赛突围,再进入企业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2022年,东莞评出4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未来三年预计培养技能人才23500名,预计取得技术攻关的专利400项,技术攻关的项目可以产生经济效益70多亿。另外,黄志鹏建议出台面向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员工技能培训。
图为刘再华(黄媛慧/摄)
“我们从2019年开始推出八级工制,实行等级考核与薪酬挂钩。”东莞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刘再华重点介绍了内部职业人才发展架构和队伍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长安镇的人才培训中心等实践生动体现了企业同样也是技能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一大阵地。
图为陈衍(黄媛慧/摄)
企业作为产业端,又有怎样的想法与需求?入行数年,从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毕业后从事城市管道自动化检测工作的陈衍从学生和企业角度出发,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当下,院校学生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存在错位,企业倾向于招聘“上手即用”的职员,而学生因缺少对行业环境的理解,在入职培训完便离职。他建议,“企业更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学生企业双向认知,互惠共赢。”
图为陈伟森(黄媛慧/摄)
从底层员工晋升到研发助理,广东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驱动研发室测试组组长陈伟森深知技能人才需要更多的成长机会。他坦言,学校的技能培养模式亟需与企业转型需求接轨。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直面问题,集思广益。杨登辉直言有了许多的收获和感悟,“希望两会建议能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上一层楼,希望我的建议能为技能人才鼓与呼。”
与此同时,“携民意 献良策 | 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为你‘带言’”两会建言线上征集活动也正式开启。有建议,“码”上提,如果你对广东技工教育、技能人才发展有任何建议,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你的建言。
“坚持制造业当家,新时代需要复合型、知识型、应用型人才,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通过企业的职业启蒙,到学校的课程培养,最终回归校企合作,促进良性循环,杨登辉相信,未来将涌现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支撑广东制造业发展的底气与“主心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