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广东文旅消费畅旺,市场加速回暖_环球热议
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春节假期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长假。作为全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广东文旅消费畅旺,市场加速回暖。在全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业在复苏与振兴中呈现新气象、释放新活力。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探路文旅复兴”系列观察,展现高质量发展中的文旅担当,敬请垂注。
兔年春节假期落下帷幕,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广东的旅游景区、酒店、餐厅、民宿等文旅消费场景亦重现人潮涌动的火热场面。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文化和旅游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回归日常。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注入文旅消费“活水”
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消费流动性的恢复带动了长线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广东既进一步释放最大旅游客源地的活力,又展现出跃升全国最畅旺旅游目的地的潜力。
今年春节假期,广州、深圳、佛山、韶关等地推出文旅消费券和一系列文旅优惠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广东游客由此开启久违的“旅游过年”模式。广之旅总裁赵文志表示,从运营数据来看,春节旅游市场呈现出“跨省需求增长强劲、周边度假市场畅旺、出境游意愿复苏明显”三大特点。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春节假期处于寒假中末段的时机以及抑制的出游需求得到释放等有利因素,跨省游高峰覆盖了整个春节假期,周边游呈现出休闲度假、选择多元、深度慢游等新特点。
与此同时,大量外地游客涌入广东,也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市场“活水”。携程数据显示,兔年春节,目的地为广州、深圳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20%和145%,门票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82%和552%。除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的重点旅游景区景点人气高涨,游客接待量超过2019年同期。
如果说门票预订量的增长能够反映市场回暖的速度,那么过夜游客的结构调整则体现了旅游经济的质量。穗深城央部分酒店春节假期整体营收已与2019年同期持平。据白天鹅宾馆驻店总经理林镇海透露,该酒店自腊月二十九(1月20日)至正月初五(1月26日)连续7天实现100%开房率和100%餐厅上座率,创历史新高。其中,广东以外的国内客源占比高达82%,主要来自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四川等客源地。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文化和旅游系统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旅游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中的突出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消费是理解旅游经济的钥匙,也是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特别是市场主体一切创业创新创造活动的出发点。
下一步,广东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旅游业将成为加快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夯实文旅产业根基
过去3年,文旅需求的衍变导致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粤港澳大湾区新增大型文旅项目超30个,既包含传统旅游景区、主题乐园,也不乏文化公共设施、休闲康养度假村以及文商旅综合体等文旅融合项目。
在近期公布的2023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文旅体相关的正式项目和预备项目共102个,其中既有国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也包括极具市场潜力的民营旅游项目;除广州、深圳、珠海等大湾区中心城市外,佛山、江门、中山、惠州、东莞、云浮、阳江等多个地市均有项目落地。
位于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市场正在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红海”。去年,佛山、江门、河源、肇庆、珠海均有新文旅项目对外营业。河源春沐源岭南生态旅游度假区、江门华侨城古劳水乡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肇庆万达国家度假区等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科技大省,广东还不断探索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的发展路径。近年来,广东培育出一批文旅新业态和新企业,电竞、VR/AR、3D制造、光影体验、4K/8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创新场景和技术支撑。
今年,随着文旅市场复苏,新一批文旅项目将迎来新发展机遇。由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共同构成的“三馆合一”项目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位于珠海横琴的广东省珠海长隆二期工程核心项目——长隆海洋科学乐园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悦榕庄、地中海俱乐部等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已落户佛山、汕尾等地,有望于今年年底与公众见面。
新兴文旅项目不仅旨在描绘美好生活新图景,打造文化生活新空间,亦将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翼齐飞。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拥有庞大的旅游休闲市场,是广东发展文旅产业的最大优势。“当代人的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的动能。”戴斌认为,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不仅要让人看到文化的遗产,更要看到城市的未来,因此在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文旅系统需要充分梳理当代旅游发展的资源和动能,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创新引领力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
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 见习记者 叶绮涵
■相关
稳步复苏 年味浓厚
——春节假期旅游市场扫描
玉兔伴休闲,旅游迎新春。7天的春节假期,既是难得的团聚时间,也是休闲游玩需求高涨的黄金周。伴随疫情防控举措优化调整,这个春节假期,中远程旅游稳步复苏,旅行体验年味浓厚。
“近日异地客流占比超过七成,消费者主要来自北京、广东、浙江等地。餐厅生意的火爆让我们对哈尔滨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充满信心。”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家西餐厅的运营经理王旭说。
与市场感受一致,多方数据证实中远程旅游复苏势头旺盛。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境内长线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0%,国内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火车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80%。
伴随着长线出游的升温,多地景区迎来久违的爆满场面,酒店、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同步取得癸卯新年“开门红”。携程数据显示,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近七成;与去年同期相比,春节假期前4天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倍,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五成。
新春佳节,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花灯通明,流光溢彩。有千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龙钢花在古城关帝庙广场前上演,伴随着火树银花的热闹场面,游客叫好声不断,共祝新年红红火火。
春节出游,年俗是特色。全国各地景区纷纷推出各类庆祝农历新年活动。
在北京,圆明园新春游园会将老字号、非遗、文创、餐饮、游玩融于一体,获得游客一致点赞;在贵州,施秉县杉木河夜漂景区的迎春灯会,造型各异的花灯将人们带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节日氛围;在浙江,乌镇推出水上年市、水陆迎春演绎、新春长街宴等项目,让游客感受浓浓水乡年味……
“过年旅游,还是图一个喜庆和热闹,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身着汉服来到乌镇过年的上海游客马女士说。
携程27日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除一线大城市外,西安、苏州、扬州、洛阳、开封等文旅资源富集的古城人潮如织,位列景区人气前十城市。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赏彩灯、逛庙会、游古镇、登高祈福、非遗传承……传统文化与佳节出游交融,让这个春节倍添仪式感。
一壶清茶、一炉炭火、几盘零食……围炉煮茶,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春节聚会新宠。
“在外奔波了一年,需要与家人分享一壶茶的时间。”在长沙市民杨小姐看来,围炉煮茶的重点不在于吃喝,而在于让亲友在寒冬围坐一起,共享温暖时光。
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春节假期的出游既是休闲,也是团聚。OTA平台搜索数据显示,除了围炉煮茶外,滑雪、游湖、登山、露营等适合多人共享的游乐项目均受到游客青睐。
这个春节假期的暖意,还体现在惠民政策上。山西鼓励全省A级景区在2023年1月至6月期间以优惠价格预售全年首道门票;广西将桂林景区等在内的160余家景区对全国游客实行首道门票5折优惠;浙江杭州、山东济南、江苏苏州等地对国有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介绍,春节期间,文旅部门组织开展“打卡旅游休闲 打开欢乐春节”2023新春旅游推广活动,鼓励各地推荐更多休闲游、微度假等周边游产品,推动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因地制宜做好春节假日市场供给,推出具有冬季特色的休闲体验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休闲和民俗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旅游迎春、休闲过年”的需求。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关键词: 今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