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政工作怎么做?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划了这些重点 资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月7日,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在2022年工作成绩单中多次提及民政工作,同时也为2023年民生工作的开展“划重点”,例如深化社会救助和服务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等。


(资料图片)

“有了‘人情味’,城市才能够更加温暖。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继续在一系列民政民生重点领域推动改革创新。”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键词一:民生底线

强化社会救助智能化服务水平

特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是民生大事。2022年,广州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升至1196元/人/月,简化了低保手续,开通了线上申办等功能。与此同时,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社会救助和服务改革,提升“穗救易”品牌效能。

“穗救易”平台是广州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部分,集需求端、中枢端、服务端于一体。物资慰问、支持陪伴、应急救助、专业赋能……在这一平台上,志愿者、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以及家庭成员都可以成为需求的发现者和服务的提供者,通过社会多方合力,及时为全市8.2万名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支持。

广州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优化救助服务“穗救易”平台,强化社会救助智能申请、智能审核、智能监管、智能服务,加强流浪露宿人员救助服务。

广州市救助站市区分站会同有关部门为街面流浪乞讨人员送热粥和防寒保暖物品。

关键词二:一老一小

2023年底实现村居颐康服务站全覆盖

走进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每逢中午,长者饭堂传来阵阵饭香,街道上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也为周边孩子们提供着学习、求助、咨询等方面的悉心服务。

近年来,长者饭堂、街镇颐康中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长护险、家庭养老床位等为全市213万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保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12345”热线未成年人保护专家座席等制度则保障了全市1.7万困境儿童和230多万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资料图

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加快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强与港澳社会保障、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对接。

接下来,广州将在2023年底实现村居颐康服务站全覆盖,完善“1+N”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并将南沙常住港澳老年人纳入公办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范围,同时提升长者饭堂、医养结合等服务品质,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广州将推动修订《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

关键词三:生活品质

升级改造全市婚姻登记服务场所

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深化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深化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如今,2816个城乡社区居民议事厅、203个社工服务站、488个社区慈善基金、176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2.8万个社区社会组织遍布广州全市街镇、村居,由“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慈善基金”共同组成的基层治理“五社联动”,让社区居民身边的大小事有了协商平台、服务队伍、资金保障和解决渠道。

与此同时,其中,广州已实现婚姻登记的“跨省通办”“全城通办”,打造了“花城有囍”系列婚姻服务品牌,婚俗改革新风蔚然,为每年超10万对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接下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广州将深化基层城乡社区议事协商机制,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品质,深化“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完善基层治理“五社联动”模式,引导支持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社区志愿服务。

在各项民政公共服务方面,广州将进一步升级改造全市婚姻登记服务场所,推动婚姻文化与婚庆产业联动发展,开展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编制新版全市行政区划图和地名规划,编纂第二批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和地名词典。同时,将加快推进市老年医院一期、市儿童综合康复中心等民生重点工程项目。

南方日报记者 钱明雅 通讯员 李国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