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企事业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环球看点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深入广东企事业单位蹲点采访,记录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工厂、进车间、进实验室,积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有力作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关资料图)

海电风场上,一个个风电单桩基础如“定海神针”。由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下称“文船重工”)制造的海上风电单桩,改写了广东本土不能制造大直径单桩的历史。作为海上发电机的基础部分,单根单桩重量超过1600吨,堪比一艘轻型护卫舰。

“要制造如此大管径、板厚的钢圆筒并非易事,我们积累了30多年钢结构制造的经验,通过积极创新工艺,转化到单桩制造上,填补了广东制造在这方面的空白。”文船重工总经理陈宏领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今年我们的研发经费投入近2000万元,是往年的四五倍,把准备买地的钱都砸进去了。”佛山市艾乐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农白乐说,艾乐博是机器人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针对制造业研发了基于5G的智能仓储系统,该企业目前已拿下氢能等新能源赛道的订单。“我们坚定不移走制造业的道路,坚定不移走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农白乐说。

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科技支撑。目前,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密锣紧鼓地准备升级工程,未来的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加速器打靶和靶站功率将从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设备研究能力将大幅度提升。“作为年轻的科技工作人员,要敢于参与到国际最前沿的竞争去,更多服务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建设。”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晓2014年起就参与到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中,见证这个“大国重器”的建设和运行。

建设制造强国,国有企业是重要主力军。发力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锚定制造业、激发新活力。

前不久,广东省属企业广东建工控股上市公司粤水电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广东建工成为广东省首家整体上市的省属企业,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交出优异答卷。“整体上市后,建工集团将进一步聚焦建筑和清洁能源两大实业,不断推进强链补链,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省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育民说。

2018年,与水电集团合并重组后,新的建工集团围绕“人”着力,扎实做好战略性重组后半篇文章。通过全面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大力度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大力招聘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等,形成一支敢闯敢拼、富有活力的员工队伍。今年1至10月,广东建工承接任务量75.77亿元,完成年度承接任务量指标的111.43%。

向改革要活力的故事,在广东不断上演。

“越是艰难时刻,越要修练内功。为了进一步优化对客户评价的管理,我们建立起公司内部的外贸客户评价及分级体系,一来做好客户信息留存,二来可以做好对不同客户的分级分层开发,确保最大化实现订单的转化。”新元素板业有限公司海外销售总监陈小英说,她所在企业制造的产品主要供西欧市场,为了化解订单危机,企业正发力管理改革磨练内功。

广东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广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乘势而上,蓄势竞发,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南方日报记者 袁佩如 叶洁纯

关键词: 深入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