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亮点!珠海斗门气象服务团队定制“海鲈天气预报” 鲈鱼养殖有了“指南针”
“目前水体溶氧值正常,鲈鱼正常摄食,预计未来三天阴天有小雨,加上风向转变,可减少投料,以降低氧气消耗。”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珠海市斗门区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周珍丹正蹲在鱼塘边,详细记录海鲈养殖受天气影响情况和现场气象服务情况,这些数据,将为研究各个节气、不同天气条件下对海鲈养殖的影响指标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白蕉海鲈是广东的特色水产品种,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了解决在养殖过程中因天气气候条件变化而出现的水体缺氧等问题,珠海市斗门区气象部门成立了气象服务团队,通过定向气象预报、预警等服务,护航鲈鱼产业发展。
从鱼苗投放到适时捕捞
全程跟踪调研
“今天天气阴天有小雨,鱼塘里全部增氧机开启,水质正常,鲈鱼吃料正常……”气象服务团队成员吴楚辉在白蕉海鲈专用记事本上记录着,本子上密密麻麻全是数据、管理日志。如今,定期记录海鲈鱼养殖情况,已成为斗门气象服务团队的日常。
在海鲈的养殖过程中,缺氧是最常见的问题,而水体缺氧又往往发生在季节转换、风向转变、气压突变等天气条件明显变化的前后,往往会导致海鲈缺氧浮头,造成养殖损失。但此前相关研究少,养殖户无法获取有效预报预警信息进行提前管理,只能事后补救,效果有限。
如何增强海鲈养殖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能力,降低因天气条件造成的损失?这成为斗门气象部门关心的事。
“鲈鱼产业关系到斗门群众致富,这是民生,气象科技支撑服务要做实。”珠海市斗门区气象局局长陈惜茂说。为此,斗门区气象局积极探索建立以“大气气象要素——海鲈养殖鱼塘水环境关联模式”的影响研究和特色气象服务,更有针对性开展天气影响预报,解决养殖户最为关心、迫切的问题,发挥气象技术保障特色产业发展趋利避害作用。
数据是气象服务的基础。气象服务团队在河口渔业研究所、灯笼村、鹤洲北等海鲈养殖基地布设了5个白蕉海鲈气象服务试验站点,搭建水质监测设备,由此开启了长期的基础数据收集和白蕉海鲈生长跟踪气象服务。
“遇到白蕉海鲈出现异常情况,气象服务团队会立即赶赴现场观测记录海鲈养殖鱼塘水体数据,包括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影响程度等,以及相应时段内的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数据。”气象服务团队成员叶清文说。从去年至今,服务团队对海鲈养殖从鱼苗投放到适时捕捞整个过程开展了50多次调查研究,为研究分析收集积累基础数据。
在不断总结积累服务经验以及结合大量数据研究后,气象服务团队发现,高温炎热低气压、持续阴雨寡照、强降雨、风向突变等天气对海鲈养殖影响尤其大。在明确主要影响气象因子的基础上,服务团队探索研究形成海鲈养殖溶氧量指数预报产品。
“直通式”气象服务
助养殖户减少损失
“本周我区以晴热干燥天气为主,海鲈养殖做好应对”“受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海鲈养殖注意防范大风和降温”……气象服务试验站点养殖户崔先生收到气象服务团队发送的当日天气预报,随后对养殖塘进行增氧。“现在有了定向天气预报,提早做准备应对不利天气条件对鲈鱼养殖的影响,能避免很多损失。”崔先生说。
为了让服务更精细,针对海鲈养殖的气象服务也根据天气情况实时调整。
今年3月,斗门气象部门研判在当月10日—20日将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这是海鲈养殖最怕的天气,持续阴雨寡照容易造成水体溶解氧偏低。气象服务团队第一时间将天气预报发给养殖户,提醒海鲈可能出现缺氧浮头现象,要提前做好增氧等措施。随后,气象服务团队赶赴现场了解,养殖户收到信息后通过加强巡塘、增氧等措施,防止了海鲈批量浮头现象。
斗门常出现台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团队也会针对性进行服务。
今年7月2日东围村试验站点养殖的一批海鲈鱼正值捕捞期准备上市。6月30日下午,周珍丹到东围村与养殖户沟通,告知受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外围云系影响,预计7月1日夜间起斗门区风力逐渐加大,随后几天有暴雨。为避免此次台风、强降水影响,建议养殖户对这批海鲈鱼提前捕捞上市。养殖户获悉天气情况后,于7月1日提前一天捕捞上市,避免了7月2日大暴雨降水过程对海鲈上市的影响。
“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要加快气象要素对海鲈养殖影响的基础研究,提供针对性、精细化、准确的天气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真正护航鲈鱼产业发展。”周珍丹深有感触。在开展气象服务的试验站点中,2021年均未出现海鲈大规模急性游水情况,其中一口试验站点养殖鱼塘的海鲈因急性游水的死亡率大幅下降。
此后针对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团队每3小时或1小时滚动发布天气实况及短临预报预警信息。同时,以二十四节气和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为重点,无偿为全区4128户养殖大户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统筹:吴少敏 吴哲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俊
通讯员 秦俊萍 王天巍
关键词: 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