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汕头青年刘镇涛:扎根农田近十载 用科技实现标准化种植
约两个月前,汕头市濠江区滨海街道里前社区远绿种植有限公司农场基地里种下了90万株脱毒红薯种苗,如今到了红薯膨大期,基地负责人刘镇涛前来查看红薯的长势。“根据红薯的生长情况,判定是否需要增加营养。”刘镇涛告诉记者,这些红薯苗都是濠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从揭阳普宁购买后无偿发放给基地推广种植的,“选择优品质的种苗,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39岁的刘镇涛,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农作物标准化种植和高产稳产,并形成规模化、机械化、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他也由此成为濠江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实习生 高泽芝
返乡复耕复种撂荒地
“我要回家种田!”2013年,学法学专业的刘镇涛结束了在外的工作生活,回到家乡汕头潮阳。站在田地间,他信誓旦旦地对着父亲说。
“农业是人们所必需的,潮汕地区的农业发展较落后,但是越落后的地方说明发展空间更大。”在他看来,汕头有独特的气候优势,“是可以反季节种植的优势地理环境”。同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衣食住行”中的“食”,种出更好、更健康、更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农作物。
彼时,年轻气盛的刘镇涛没想到自己会在农业上扎下根,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这一闯便是十年。
2014年,刘镇涛成立汕头远绿种植有限公司。虽然父亲传授了不少种植经验,但真正接触之后,非科班出身的他迎来不少挑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撂荒地肥力不均、废弃物残留等问题。
于是,他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土壤进行改良,尝试在撂荒地上开展种植试验并找出问题根源,定期检测土壤中的各项有机质指标并对其缺乏的物质进行科学补充。
经过几年的试验,基地里的农田肥力逐渐提升,各项有机质指标逐年提高,刘镇涛也形成了一套经验:“要在种植前的两个月施用有机肥,让其先在地里发酵,然后再翻犁土地,疏松土壤……”为此,他请教了很多农业专家进行远程指导,用科学的农学理论“武装”自己。
撂荒地成了“宝地”
土壤改良后,就要考虑农产品的选品和种植方式。刘镇涛介绍,经过这些年的摸索,目前基地主要种植有胡萝卜、红薯等经济作物。“将作物的行距和株距缩小,一方面提高农作物的种植量,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每亩地的种植面积。”他告诉记者,适当的密植可以延长种植时间,密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红薯的品质与产量,普通的红薯地产量5000斤,而合理密植的红薯地产量高达8000斤到10000斤。
合理密植、科学连种的知识让刘镇涛离标准化种植更近了一步。但这边红薯的产量提高后,胡萝卜那边又出现品质差强人意的情况。“因胡萝卜一年只种一季的特性,今年出现的问题就只能等到下一年来规避,而下一年又会有新的问题。”在刘镇涛看来,做农业,“十年也是刚入门”,每一年他都在规避和解决问题中收获成长。
就这样,曾经的撂荒地已经慢慢变成乡村振兴的“宝地”。2017年,远绿公司基地所种植的胡萝卜率先实现标准化种植,产量突破此前每亩8000斤到10000斤的一般化水平,如今已取得平均每亩16000斤、最高每亩20000斤的高产。
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让刘镇涛的皮肤黝黑,讲起自己的农业之路,他朴实而又坚定:“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我特别爱和这群人打交道,也越来越喜欢这片土地。看着农作物生长,我心里就踏实。”
探索实现水肥一体化浇灌
在农场基地,记者看到农地自动化节能设备在喷灌。“播种完就可以铺设水管,我们这里都是水肥一体化,后续基本不需要人工管理。”他介绍,水肥一体化浇灌不仅减少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物吸收养分的速度。
自2014年起,刘镇涛的农场基地开始逐渐采取全自动化农耕操作模式,包括施肥、灌溉等,目前已实现全自动化。
近年来,濠江区出台多项举措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2021年,汕头市向滨海街道派驻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助力滨海街道乡村振兴。为响应推广种植、粮食安全等号召,远绿公司主动对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先后开展科技下乡兴农项目、废弃垃圾回收再利用有机肥项目、农机推广合作项目等,助力当地农业种植管理水平的提升。
据刘镇涛介绍,目前基地的农产品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基本都要发往其他地区进行深加工。“我们是一些预制菜企业的供应商,他们也希望我们能实现农产品半加工。”他表示,预计今年将会引进设备,开办工厂,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新型农业。
■奋斗者说
我想让大家真正认识农业,了解农业蕴含的独特魅力。我希望我们种植的农产品,无论是胡萝卜还是红薯,交到老百姓手里就是一份承诺,一份健康的、安全的、无公害的食品。
在未来,我也希望能够实现农场基地企业化,长期稳定、健康地经营,顺应农业品牌化的发展趋势,真正种出好产品并将其包装打造成特色农产品,提升土地和品牌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带动周边的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从农业中致富,为乡村振兴出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