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时:云浮市新兴县簕竹镇:每一块耕地都有了守护者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步入簕竹镇六联村,连片的金色稻田映入眼帘,沉甸甸的稻穗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云浮市新兴县簕竹镇六联村村民凌秀珍忙完农活后说,“这十年,咱村丢荒的土地流转出去后种上了粮食,村里又养鸡又种粮,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近年来,簕竹镇大力整治撂荒地,荒地复耕率达96.92%,“治”“管”结合的“簕竹经验”在全省推广;与温氏共建良洞现代高效养殖园区,创新“公司+高效养殖小区+农户”模式,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产业迭代升级。
(相关资料图)
今年8月,簕竹镇人民政府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接下来,簕竹镇全力推行农牧提质、农业增效、农旅融合“三大行动”,聚力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足、群众幸福感全面提升。
实施三级耕地保护制度
“过去这里都是一块块曾经撂荒过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希望的田野。”看到笔者到来,凌秀珍激动地介绍起自己的家乡。
一年前,这片耕地大部分都是无人问津的撂荒地。2021年,簕竹镇鼓励当地农户签订《土地流转意向书》,把撂荒的耕地整合起来,六联村这片撂荒地被统一流转给种植大户。今年,该田块由种植大户交给新兴县众成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全托管,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联村的变化是簕竹推动全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的一个注脚。
2020年,广东省下发涉及簕竹镇的疑似撂荒耕地有两百多亩。当年,簕竹镇进行逐村逐户的摸底排查,发现在耕地中,粮食种植比例大幅压缩。“作为周边有名的水稻产区,如今吃粮需要外购的人家却不在少数。”彼时的簕竹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当年10月,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簕竹镇率先在云浮市开展以“党建引领,勇担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打赢整治耕地抛荒弃耕攻坚战”为主题的项目,并建立起镇、村、组三级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定位、定量、定人管理。乡镇、村党支部、村小组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田长”,672名责任人共治共管,织密了一张耕地保护、复耕还粮的责任网。
硬措施下,簕竹的每一块耕地都种上了经济作物和粮食,每一块耕地都拥有了守护者。截至目前,簕竹镇2020年15块疑似撂荒耕地中,除不具复耕条件点4个外,其余11个复耕点已全部完成复耕复种。今年夏收,簕竹镇粮食产量达1954吨。
村企融合共享发展成果
30年前,簕竹镇良洞村与温氏集团走上了“村企合作发展村级实体经济”的道路。然而,近年来随着簕竹镇当地养殖户年龄结构老化、“断层”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局限性凸显,农业核心优势升级迫在眉睫。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簕竹镇扎实推动产业振兴,通过以田长制为代表的基层党建工作,摸清所有土地的性质,用好土地指标。”镇农办负责人欧家辉说,“只有因地制宜地用好每一块土地,才能更好地推动发展集约化生产的农业产业。”
对此,簕竹整合土地资源,借力温氏集团开发“高效养殖小区”,携手打造现代农牧产业园区。今年3月末,簕竹镇统筹协调驻镇帮扶等各项资金,把传统“公司+农户”模式正式升级为“公司+高效养殖园区+农户”。园区建成后,由温氏簕竹分公司独立运营,9个村(居)委将从投资中获取固定收益,30年的合作期将为村集体收入增加2500万元。
盘活土地资产、整合可用资金、“三资”入股分红……高效养殖园区带来可观的集体经济收入,让村庄公益事业和公共建设拥有更多可能性。簕竹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总结,村企共建模式的升级,实现了农民变股民、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村集体收益更加多样化,村民的致富积极性更强了。
簕竹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将以特色农牧引领“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科技兴农、品牌强农、联农富农,推动镇域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双轮驱动”。
南方日报记者 杨再佳 崔洪铭 韩安东
通讯员 郑伟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