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息!关注你的精神世界,权威专家送上10个“锦囊妙计”

南方网讯 (记者/何雅柔 见习记者/翁均婷 通讯员/粤卫信)2022年10月10日,是全国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围绕这一主题,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发布权威科普文章,为广大群众送上促进心理健康的“锦囊妙计”。


【资料图】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介绍道,“人人都可能遇到心理困扰,人人都有提升心理健康的需求,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因此,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关系人们的幸福安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专家倡导大众要积极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促进:婴幼儿(0-3岁)常见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家长应多与孩子说话、多进行情感互动;学龄前儿童(4-6岁)难以离开家长,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户外运动、家务劳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7-17岁)常见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等问题,可以培养运动、艺术等多样的兴趣爱好;中青年(18-64岁)常遇见与工作、家庭相关的问题,应当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老年人(65岁及以上)常因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产生抑郁、焦虑、疑病,可以学会寻求亲友的帮助,倾诉自己的真实感受……

专家特别提醒,大家如出现抑郁症、社交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失眠症等心理精神疾病,可以通过心理热线、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专科医院、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等途径求助,并且在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评估、诊断和治疗,完成心理评估(标准测评+面谈),选择适当的心理或药物干预等方法。

最后,让我们跟随一组生动的海报,与精神卫生专家们共同回顾10个常见的心理健康知识点,治愈这场“心灵感冒”。

问题1: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能经常表扬孩子聪明吗?

答案:经常使用“笨”和“聪明”,有可能成为孩子身上的标签,让他们误以为考试是为了展示自己聪明,这一目的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心态,如果我考不好,就代表我不是聪明的。这种情况下,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或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常常会使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来证明自己,如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书来读,以成为读书最多的同学。如果在考试中很难获胜,那他们可能会采取避免失败的策略,如考试来临前疯狂玩游戏而非去学习,以此想告诉他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屑做罢了。与“努力复习却失败了”相比,因“不复习而失败”更能自我安慰,忽悠别人。

问题2:晚上失眠的人,白天应该多补觉吗?

答案:白天“补觉”并不能改善失眠症状,反而会打乱我们正常的睡眠节律,从而加重失眠。人体的睡眠—觉醒节律受生物钟调控,正常健康状态下,有着相对稳定的规律。“补觉”,不管是白天长时间的“小睡”还是夜晚过早地卧床“早睡”,都可能引起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简单来说,就是“该睡的时候”睡不着,“不该睡的时候”老想睡。

问题3:洁癖就是强迫症?

答案:强迫症的特征是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或者两者兼有。强迫观念是反复出现,持续的,激发焦虑的侵入性的念头、画面或冲动。强迫行为是患者感到被驱使而反复执行的特定行为或仪式行为,以减轻或预防由强迫观念产生的焦虑。

尽管有些人经常做某些重复行为,但是判断是否强迫行为通常取决于社会功能和感受性的影响。如果洁癖只是本人比较爱干净,有时不清洁也不会产生焦虑痛苦情绪,并且清洁的观念和行为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持续时间短,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那就不是强迫症啦!

问题4:精神心理疾病服药好转后,可以自行减药吗?

答案: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因反复自行减药或停药导致病情复发的情况,许多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观察到,并被形象地概括为“吃三堑不长一智”。具体而言,就是许多病人在首次或多次治疗后,在病情有明显改善或接近痊愈时,往往自作主张,减药或者停药,病情迅速发生恶化或复发,以致不得不重新治疗。此前的治疗未达到痊愈疗效,这就使重新治疗的难度大了许多。所以,一定要坚持一个治疗原则——遵从医嘱,全程治疗。

问题5:睡前少量饮酒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吗?

答案:酒精能够诱导睡眠,缩短入睡时间。但饮酒一段时间后,随着体内酒精被慢慢代谢出去,酒精对人体的镇静作用也会随之降低,这使得人在入睡不久后清醒过来,造成半夜睡得不深、睡眠一直断断续续。

而且,睡前喝酒会扰乱正常睡眠周期,干扰正常的睡眠规律,降低整体睡眠质量,导致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变得迟缓等。同时,酒精会放松人体咽喉肌肉,使人出现打鼾情况。

对于偶尔喝酒的人来说,虽然睡前喝酒最初都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入眠的作用,但是,人体很快就会对初期的酒精量免疫,导致助眠效果的减弱。由此可见,靠少量饮酒帮助入睡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问题6: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心理危机,可以怎样自我心理调适?

答案:突发事件可能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造成心理创伤或危机。危机事件就像食物在胃肠道里不断地翻腾,引发个体的痛苦感。由于这种强烈的痛苦感,会使个体回避发生事件的场所、线索和记忆。但这些事件会反复地、控制不住地出现在脑海中,让我们感觉无处可逃。这时,人会出现睡眠、注意力、记忆力方面的失调,并伴随相应的一些情绪、认知、行为的变化。

如果在面对突发事件后感觉不适,该怎样做呢?可以尝试一下呼吸放松法、“蝴蝶拍”放松法、“安全岛”放松稳定训练、正念减压法等几个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果依然无法缓解心理危机,就应该寻找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帮助疏导了。

问题7:焦虑是否有害无利?

答案: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其实,情绪本身不分对错。当我们面对重要的人与事时会感到焦虑是正常的,出现焦虑并不等同于疾病。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能充分地调动我们身体的各项机能,提高反应速度和警觉性。

如果你正在饱受焦虑的困扰,可以尝试一些方式来调整状态,例如提高对情绪的觉察力、反思焦虑背后的原因、创造正向的情绪体验、聚焦在力所能及的行动等。生活中的压力无法避免,每个人都具备学习与成长的能力,并在一次次的经历中逐渐成为最好的自己。

问题8:平时笑脸迎人的人,怎么会是抑郁症患者?

答案:有时候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是很难看出来的。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会用一层微笑和乐观掩盖自己,他们可以正常地社交、工作,但并不代表他们是真正的快乐。如果大家处在“微笑抑郁”的状态,可以寻求专业机构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正处在“微笑抑郁”的状态时,也请伸出援手,让这个抑郁的人重新拥有真正的微笑。

问题9:使用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精神心理疾病吗?

答案:大多数人都在大众媒体上做过所谓的心理测验:“测一测你的抑郁程度”,“性格测试”,“测试你的人际关系”,“测试你是哪种气质类型”。但这些测验大多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点击率。人们之所以对这些测验感兴趣,是因为希望这些测验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但事实上,是否有精神心理疾病,不是靠网上的问卷测出来的,而是由专业人员诊断的。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员收集各种信息做出诊断。心理测验的结果对诊断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辅助作用,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无法单凭一个心理测验结果就下定论,心理测验是一种工具,服务于诊断,临床诊断需要综合其他评估信息才能做出。

问题10:精神心理异常会遗传吗?

答案:临床上有这样一个案例。小安和小康是一对双胞胎。两个孩子相貌十分相像,性格却大相径庭。小康的愿望是长大做一名画家,母亲却要求小康放弃爱好,专注在主科学习上。小康在高中阶段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情绪和行为表现,经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父母为小康焦心的同时也担忧着小安是否也会患上这个病。但十年过去后,小安顺利成长,未出现父母担忧的情况。而小康遵循医嘱坚持服药,症状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小安和小康是同卵双生子,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是小康发病,小安却健康无恙,说明遗传之外的因素对心理疾病有更大的影响力。影响心理疾病产生的环境是多层次的,其中最直接和重要的是个人成长的早期家庭环境。此外,社会文化环境也通过直接影响个人的家庭、学校、工作等,影响着个人心理发展。因此,遗传因素并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会患上某种心理疾病,成长环境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供图:粤卫信

关键词: 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