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典籍版本传世 点亮文明灯塔
在广州市从化区,凤凰山脉绵延不绝,一条流溪河蜿蜒流过,恢弘大气、古朴庄重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坐落于青山翠谷之间,保藏万千中华珍贵版本典藏,以文明灯塔之势,映照千年传统、赓续中华文脉。
今年7月底,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落成并开馆,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
其中,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设计,建筑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构思,聚焦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功能定位,打造中华版本区域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
(资料图)
建筑传世 岭南传统与时代气息兼具
穿过流溪河水萦绕的前广场,五岭造型的馆名石映入眼帘,上书“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铁画银钩,遒劲有力;步入宛若书卷一般徐徐展开的文沁桥,一座五层制式、极具现代岭南风貌的阁楼巍然屹立,共同彰显中华文化底蕴之深厚、岭南特色之鲜明、时代气息之强烈。
建筑群整体布局依山就势、层次递进,传承中华传统礼轴形制,四周环绕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岭南园林,传统形制与岭南山水高度融合,打造传世经典的中华文化殿堂形象。
建筑群与岭南文化、自然、气候交融共生,鲜明体现“岭南印象”。
“整个建筑群注重营造大山大水环绕的天际线,内部看得见文脉,外部望得见山水。”何镜堂说,文沁阁内部由七层构造组成,分别是名为“文明基石”的下中庭与名为“面向未来”的上中庭。走入内部,负一至四层借用中国古代宝塔层层叠高的形制,运用大块石头造型错落堆叠,象征中华文明基石累积高耸,光线从穹顶巨型玻璃洒下,映照传世建筑杰作;五到七层的上中庭中,人们可以站在七层的瞭望平台上舒目远眺,将南面山体尽收眼底。
典藏传世 珍贵典籍与地域特点并重
中华版本涵盖古籍、善本、文献、出版物,以及各种图片、拓片、手稿、稿抄本、印版、模板、雕版、钱币、票证、技术标准、数字资源、缩微资料等多种形态。
广州分馆里藏有哪些版本资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分馆版本资源建设立足广东、辐射周边、放眼全球,通过综合运用呈缴、无偿调拨、寄存代管、资源交换、采购竞拍、社会募集、专题征集、挂牌收编、移交、复制、出借等方式,分门别类多渠道实施征集。
在版本馆建筑群中,藏书阁“明德楼”恒温恒湿,“因品施策”保护不同版本藏品,现收藏有“原大、原样、原色”的影印版《文津阁四库全书》版本、收集了《四库全书》相关的《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正式出版物版本,“四库学”版本规模初具。
此外,版本馆还征集到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影印本162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永乐大典》影印本62册,以及海外图书馆博物馆藏《永乐大典》影印本等,基本收齐现存各类《永乐大典》影印本,完整收藏《中华再造善本》第二辑及第一辑的大部分、《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等。
项目保藏组负责人潘咏怡介绍,未来,广州国家版本馆将在收藏影印版《文津阁四库全书》及相关系列书籍基础上,构建“四库学”收藏中心,以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到馆开展研究,努力打造“四库学”研究中心。
据悉,版本馆还藏有重点历史文献、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科学技术等各类特色版本20多万册(件)。
在港澳台版本方面,入藏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华古籍版本影印本在内的港澳台版本8万多种;在海外版本方面,广泛收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著作(含手稿)、海外藏“敦煌学”学术研究著作和哈佛燕京图书馆藏的中国流传海外汉籍珍品影印本,以及16世纪西班牙文《中华大帝国史》、17世纪拉丁文《中国上古史》《中国植物志》、18世纪法文《尚书》、19世纪英文《红楼梦》等重点海外版本2万多种。此外,馆方还在有序推进广东科技企业版本专题征集。
文脉传承 中国高度与世界广度齐辉
文沁阁前,一棵树龄200余年的格木古树焕发新芽、郁郁葱葱,寓意文化“植根中华”、长久延绵;水池中,一尊墨砚厚重雄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端砚,点染出岭南画派水墨意蕴,无声讲述着岭南文脉传承延续的故事。
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着眼“中国高度、世界广度、技术锐度”,从版本承载文化传承、支撑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出发,设置了四个常设展览和三个专题展,联袂打造世界级中华版本文化展示窗口,让参观者欣赏跨越千年的中华版本展品。这里有“千秋写印 华夏有章——中华版本概览”“伟大时代的印记——改革开放以来精品出版物专题展”“红色印记 映照初心——红色广东专题版本展”,有“互鉴千年 融通未来——海上丝绸之路专题版本展”“岭南风骨——广东美术名家典藏作品展”“时代留声 传世之音——中国黑胶唱片版本展”,还有“团圆——广式月饼文化专题版本展”……
馆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认真做好版本资源征集保藏和特色版本资源体系建设,精心开展版本专题出版与研究,探索开展版本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成为文化强省建设中高水平文化供给体系的重要支撑、成为新时代广东的重要文化地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 黄楚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