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报:广东为老年人幸福养老提供“硬支撑”!全面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南方网讯(记者/黄小殷 张菲菲 通讯员/莫冠婷 李宇栋)构建“一刻钟”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圈;为特殊困难老年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将农村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照护……这是广东加快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新成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556.51万人,占比12.35%;《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预计,到2030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今年以来,广东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全省老年人“急难愁盼”事项,勇于创新,从“四个注重”探索基本养老服务“广东实践”,努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注重要素保障 全力夯实基本养老服务基础
今年以来,通过强化制度合力、落实设施和用地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标准支撑和监督管理等要素保障,广东民政系统全力夯实基本养老服务基础。
其中,以广东省养老服务部门间联席会议名义印发《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并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为契机,抓好《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政策落实。
在落实设施和用地规划方面,省民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合力督促各地抓紧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用地保障的通知》《广东省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工作要求,确保配建养老设施应建尽建。
此外,广东民政系统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育培养,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188所各类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学生超过14万人,其中13所高中职院校开办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今年8月底前,全省省级层面已完成5期养老护理员继续教育及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24430人次。今年5月,省民政厅启动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大型公益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尊老、爱老、孝老的社会氛围。
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也在持续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已发布《养老机构服务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等8个省级地方标准。今年指导各有关单位成功立项《适老化产品通用技术规范》《旅居养老服务规范》《老年尿失禁照护指南》等3个地方标准,并积极推动《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护指南》国家标准立项。
与此同时,广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方式,对全省养老服务机构有计划实地进行综合评估与督导,目前已完成对300家养老机构的评估与督导工作,有力提升了服务理念和质量。推行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全省养老机构投保总数达到1503家,保障金额达375.75亿元,养老机构风险防控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注重分类施策 竭力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针对城乡特困老年人、特殊困难老年人、广大老年人“三个圈层”的不同特点,广东以“兜住底线、确保基本、普惠均等”的思路,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兜底线,确保城乡特困老年人应养尽养。广东建立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全自理、半自理和全护理特困人员的月人均护理标准分别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30%和60%,实现特困老年人照料护理全覆盖。
保基本,优先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提供支持。推进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待遇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有效减轻失能人员照护服务负担。
邓伯在江门端芬镇医养融合中心得到专业照护。
促普惠,努力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公平可及。广东建立了80岁以上普惠型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全省299万老年人受惠。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今年5月,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残联出台文件,将8.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分解下达至各地市。
目前累计实施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超过2万户,家庭养老床位超过1.6万张,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广东不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普惠均等、方便可及的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省目前共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过2.3万个,在城市和农村的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00%和78%。全省共有养老机构1896家,机构床位24.6万张(一半以上是护理型床位),入住8.5万名老人。
注重精准发力 努力提高基本养老服务成色
针对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广东注重精准发力,聚焦助餐服务、医养康养、巡访关爱、智慧助老等服务需求,着力提高基本养老服务成色。
比如,持续推行居家社区养老“大配餐”模式,解决老年人用餐需求。全省建有2100多个助餐配餐点,覆盖所有珠三角地区和大部分粤东西北地区。
医养结合模式不断在优化,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解决。全省各地均建立家庭医生激励机制,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10539家,共为643万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病床36855张。
同时,民政系统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制度,解决老年人关爱需求,将全省超过3万名农村留守老年人纳入定期巡探访,并设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基金募集物资关爱帮扶。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截至今年5月底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1390万人次专业社工服务。
除此之外,广东率先在全国首创“一证通行”健康核验系统,截至8月底,累计核验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1809.8万人次;在“粤省事”平台创新上线尊老爱老服务专区,截至7月底,累计访问量达1350万,其中高龄老年人津(补)贴申领业务量近77.2万人次。两大创新举措有效解决老年人“出行难”“办事难”问题,被列入全国第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典型案例。
注重改革创新 大力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质量
广东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提升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同时着力打造“旅居养老”“湾区养老”等新兴服务模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到高品质、多样化、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
在公办养老机构质量监督上,广东民政机构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自2017年以来,全省被评定为星级养老机构的有388家次,获评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270家次、占比69.6%。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携手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开创“湾区养老”新模式。持续落实《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指导各地对港澳服务提供者来粤兴办养老机构在市场准入、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面与内地机构享受同等待遇。目前,广东省内有8家港澳服务提供者开设或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港澳地区老年人可选择入住珠三角地区的公建民营、民办性质养老机构以及公办养老机构中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床位。目前,珠三角9市养老机构共收住港澳地区老年人700多人;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20年的资料显示,约有9万名65岁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正在广东生活。出台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养老领域标准——《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为湾区的养老机构提供认知症老年人长期优质的生活照护服务作出明确指引。
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在城市发展“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衔接有序、便捷可及、优质高效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农村建设“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有人管、服务有场所、互助有组织。同时,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养老服务资源,有效对接和精准匹配,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美满生活。
关键词: 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