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资讯:广州国际生物岛:江心小岛形成完整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航拍广州国际生物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州国际生物岛的24小时,充满张力。
早上8时,以色列企业家何瑞明(Rami Horesh)在简单的早餐后,来到紧邻公寓的办公室,为新开发的医疗诊断产品的推广开始谋划;
下午3时,满载生物制品的冷链车抵达位于岛上的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快速通关后,驶向目标企业;
晚上9时,研究员张志栋在完成数据分析、项目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后,开始盘算第二天的计划;
……
这些不同时段的零碎片段,勾勒出这座江心小岛活力涌动的风物图,孕育出向上突围的生命力。
2008年封岛建设、2011年对外开放,此后11年间,这座面积仅1.83平方公里的小岛,集聚了500家生物医药企业,落地数十家研究院所,诞生国际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在广州的城市版图上,生物岛不过方寸之地,却承载着无数萌芽生长的科创梦想,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一)变化
“我们和这座岛,
都迎来了全新起点”
搭上一辆无人驾驶巴士,沿着环岛绿道行驶,江风拂面送来清爽,行至广州实验室站,跟随几名年轻的科研人员下车,便来到位于星岛环北路5号的一座8层大楼。
这里是生物医学创新企业燃石医学的总部,以开发癌症伴随诊断与多癌种早检产品为主要业务方向。从2014年在生物岛创立以来,燃石医学仅用时6年便上市,如今员工已超1000人。
“这是公司名称的由来。”大楼门口,一块黑色陨石模型矗立一侧,很是显眼。燃石医学内部运营部副总裁段飞蝶是创始团队成员,她介绍说,“燃石即‘燃烧的石头’,寓意我们要像小行星撞击地球一样,为肿瘤精准医疗带来重大改变”。
来到燃石医学2—4层的实验室,一派忙碌的景象让人直观感受到了“燃情”。
接样室内,通过恒温冷链从医院运送过来的肿瘤患者血浆样本,被技术员取出后,核对姓名、癌种等信息,为它贴上“身份证”——一个可用于全程追踪的二维码标签;随后,样本被转送到提取室,经过血浆分离,放入仪器里进行DNA提取;提取完毕的样本来到测序室后,经过文库构建,开始上机进行DNA测序,分析样本突变谱信息。
“咱们所在的是去年底正式启用的总部大楼,仅实验室面积就有约1.2万平方米。”段飞蝶说。
此前,段飞蝶在一家大型国际企业工作。2014年,当她接到公司创始人的邀约时,“没听说过这家公司,更没来过生物岛”。多番接触被对方诚意打动的她,决定先悄悄“考察”一番。
但是,初来生物岛的一切都与段飞蝶的预期有着落差,“出了地铁站,一路都是绵延的农田,靠着村民的指路,才在远方一栋小楼里找到了还是毛坯模样的公司,企业招牌都没挂上去,孤零零地摆在地上”。
荒芜的小岛和尚未装修的公司,曾让她失落。“坦白说,当时我动摇过。”如今说起那段经历,段飞蝶忍不住笑意,“团队成员反复向我描绘基因测序领域的前景,以及他们对未来事业的规划,让我先试试看”。
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中,段飞蝶看到了确定性,“虽然只是一家小规模的初创企业,但当地的对接服务很热情,在资质申请和办公场地上给予了很多便利,让公司快速站稳了脚跟”。
段飞蝶对那个夏天印象深刻:在大楼建设的轰鸣声中,许多科创企业同他们一样,陆续在生物岛挂牌。火热的建设场面,让她看到前路的希望。
这群创业者就此开始了日夜兼程的追赶:不到1年即推出首款检测产品;4年后研发的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创立仅6年就上市,成为“中国肿瘤NGS第一股”。
如今,当年那栋小楼里仍保留着公司的部分职能。在6层办公区,段飞蝶指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作为一家在生物岛土生土长的公司,我们和这座岛,都迎来了全新起点。”
此时的窗外,原先的农田早已变了天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地铁官洲站周边一片生机盎然:兰花、紫荆、木棉等多种植物错落有致;天蓝色的步道上,点缀着充满生物科技元素的雕塑等景观;自动驾驶小巴、无人餐车等有序穿梭,“会呼吸”的环岛碧道,串联起了岛上的山水、人文和产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端研发机构和人才将生物岛作为栖息地:既有一品红药业、百奥泰生物等上市公司,也有默克(广东)创新中心、赛默飞精准医疗客户体验中心等创新项目……
“这么大的变化,谁能想得到呢?”段飞蝶笑着说:“但它就是真真切切发生了。”
(二)渴望
“对科研人员而言,
这里无疑是一片广阔天地”
工作日的下午,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体外诊断平台负责人张志栋照常埋头于实验室,指导团队成员进行样本的规范处理等操作。实验台一侧,样本稀释液等各类溶液和设备摆放有序;另一侧,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正在高速运转,实验数据在屏幕上闪烁。
但在2年前,张志栋从未想过自己的科研重心会转移到这座广州的江心小岛上。
“2017年12月生物岛实验室成立时,我正供职于一家跨国公司,对这家新生的科研机构了解不多。”张志栋说,直到2年后,国内体外诊断技术呈现出的短板让他感到心焦,“10多年的从业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在体外诊断试剂领域,我国许多技术和原材料仍然受制于人,本土科研机构和企业面临着原材料进口价格高、采购周期长等瓶颈”。张志栋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只有靠自主创新。
“换个环境”的想法就此在张志栋心中萌生。恰在此时,生物岛实验室抛出了“绣球”,张志栋下定决心:南下加入。
命运的轨迹在2020年5月1日改变。张志栋预订了劳动节假期首日最早的航班,只身一人来到广州,开启了人生的“二次创业”。
在办公电脑里,张志栋一直保存着一张设计图纸:那是他初到广州时,为自己的实验室画的装修图。
“生物实验间、耗材间、冷库……功能区怎么分布才合理,科学家最清楚。”张志栋说,为了这张装修图,自己熬了几个通宵,几易其稿,并亲手采购实验器材和家具,从设计到监工历时月余,终于建起一个500平方米的实验室。
傍晚时分,张志栋有时会组织召开团队讨论会,就推进科研项目进展进行研究探讨。
“各项实验设计比较合理,结果也符合预期。”
“报告中的标本切片应放在同一视野下比较,才更有说服力。”
“要尽快交给企业进行验证。”
成员各抒己见,讨论气氛热烈。结束时,窗外已被夜幕笼罩,时针指向8时。
“上岛”2年多,张志栋已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工作到八九点是常态。”
“不光是我们,在生物岛上,还有一批基础研究的科研平台,大家都很拼!”在张志栋看来,大家目标一致,就是争取更多原创性重大成果,掌握更多核心技术。
说话间,张志栋的手机铃声响起,岛上一家科创企业的负责人打来,探讨研发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驻岛”以后,张志栋还担任着即时检测(POCT)技术转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挂了电话,张志栋感慨,来了以后一个最大的感受是,这里有成熟的市场,科研与产业结合紧密。“仅岛上就有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再看粤港澳大湾区,生物技术是明确重点培育的新支柱产业,发展很快,这些都给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打开了想象空间。”他说。
借助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机会,张志栋也不断扩大自己的生物医药“朋友圈”,“大家时常在一起碰撞、交流,合作的机会在无形中产生了”。
去年下半年,张志栋的团队将研发的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样品交付给深圳一家企业,但后者多次验证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为此,他带领团队赶赴深圳,按照实验室流程现场指导,终于帮助企业解决了问题。
“科研团队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常见。”在张志栋看来,2年间,团队就与约8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得益于大湾区强劲的发展势头,“‘1小时交通圈’确实方便快捷”。
“打卡”下班时已是晚上9时,虽然略有倦意,但聊起实验室的未来,张志栋踌躇满志。
下个月,他将带领团队进驻新建成的实验室,这里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原来的2倍,“来了2年多,充分感受到这里把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对于一名科研人员而言,这里无疑是一片广阔天地”。
(三)希冀
“虽然需要时间,
但总会开出花朵”
磨豆、萃取、敲渣,一杯现煮咖啡加上一块中式餐包,在生物岛上的人才公寓里,瑞络科技CEO何瑞明(Rami Horesh)以一份“中西合璧”的早餐开启新的一天。
早餐后,不到5分钟,何瑞明便来到了位于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下称“中以基地”)2楼的办公室。这种职住平衡让何瑞明感到惬意。
4年前成立的中以基地,是中国与以色列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在基地17个在孵项目中,有超过一半是海外项目。
虽然来到生物岛还不久,但何瑞明的事业发展格外顺利。团队的核心产品是数字化的儿童多动症筛查与辅助诊断系统:患儿在测试过程中根据电脑指引做相应的认知任务,便能根据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提供相关评估和诊断。
“这个系统已顺畅落地,在广州、佛山等地医院投用,在香港、澳门也有应用,我们与当地的心理诊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何瑞明认为,自己能很快克服落地上的“水土不服”,创新创业的氛围是关键,“我们早期就获得中以基金200万元初创资金,后来有机会面对面推介医疗机构资源,受邀参加官洲论坛,这些都帮助我们不断拓展商业机会”。
为何瑞明投入启动资金的是中以基金董事总经理耿建跃。耿建跃的办公室与何瑞明在同一楼层,两人时常打照面,互相交流行业经验。
作为一名“老岛民”,耿建跃的这10年,紧紧与生物岛捆绑在一起。
2011年,当他与以色列科学家一道在国内为科研项目选址时,曾因为坚持以色列团队主导而四处碰壁。“以色列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实力为全球公认。但当时这种合作模式在国内不多见,因此我们没少碰壁。”耿建跃回忆说。
当来到生物岛时,耿建跃完成了关键一“跃”。尽管岛上的荒芜曾让耿建跃心存疑虑,但这里的务实作风让他感到踏实:“他们不轻易‘打包票’、承诺一定成功,而且总是愿意身体力行地与你一道努力克服困难。”
基金的建立背后也有坎坷。“语言、文化……在当时都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耿建跃回忆说。
当时,中以基地尚未成型。在生物岛的小楼里,在团队成员的家中,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埋头苦干。
2015年,由耿建跃及以方专家团队自主管理的中以基金正式成立。“这笔基金有6亿元,为这里许多创业团队提供了‘第一桶金’。”
“相比于直接产生效益的企业,我们作为一个平台,或许生长的速度更慢,也不会直接产生营收。”但在耿建跃看来,基地和基金浇灌着科创的土壤。
耿建跃望向窗外,几年前种下的木棉树如今已绽放花朵。“虽然需要时间,但它们总会长大开花,就像这里,总会涌出本土明星企业。”他说。
(四)呵护
“快点!
怎么让服务再快点?”
“核验通过,解锁、抬杆。”9月21日下午3时30分,一辆载着生物制品的冷链车抵达位于生物岛的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仅3分钟,车辆顺利卸货。
这是当日刚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运抵平台的抗体标准品试剂,共202支、货值约1.5万元,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检测研究。
洗手、喷涂酒精、穿上反穿隔离衣、戴好口罩、面屏、手套、工作帽,海关工作人员熟练完成一连串防护准备。仅10多分钟,货物便完成开箱查验、审核放行手续,得以快速通关。
全程通关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批进口生物材料就实现从“冷藏室”开赴“实验室”。
研发用物资的进口货量小、频次高,时间与温度之于生物医药企业,就是“生命线”。因应这一最迫切、最实际的需求,2018年,生物岛上线了继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之后第三个生物材料出入境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机场口岸功能延伸到生物岛,通过办理“一站式”申报、查验手续,岛上企业得以实现进口生物材料“通关快、入市快”。
对于这一通关流程,海珠海关生物岛监管科科长张震亚早已了然于胸,“进口生物试剂一到机场,就装上海关备案的冷链车,立即转运到生物岛上的冷链仓库,压缩了运输工具换装、货物分拣、接驳逗留时间,降低了生物材料变质、失活的风险”。
时常来岛上洽谈业务的广州博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报关经理范金龙,因为不久前的一票棘手业务,反而对今后的业务开拓特别有底。
今年7月,范金龙经手申报的一套进口质子治疗系统总金额超过2.5亿元,分为30多个货柜进口到港。由于货物价值高、进口批次多,范金龙愁得失眠,生怕有闪失。
“仅粒子加速器的零件就有200多种。对于零件的归类,海关税则解释多且细,我们不熟悉,申报难度比较大,当时很纠结,这个客户接还是不接?怎么接?报错了怎么办?”至今回想起来,范金龙仍不断摇头。
好在海关及时给出归类方面的专业指导,零件最终按照“粒子加速器用零件”进行规范申报,仅一项就节省运营成本近125万元。
得益于快速通关通道,生物岛上的企业进口生物材料压缩了70%的通关时间,降低企业30%的报关、物流、仓储、人力等成本。
仍在不断扩容的生物医药企业,需求也愈发多样。张震亚的手上总是握着一沓厚厚的材料,风风火火赶去企业进行指导,提供关于货物监管、进口海关便利措施、报关程序等建议。“‘快’,是岛上企业发展的门道。这倒逼我们的改革步伐不得不快,步子要跟得紧,甚至超前一点。”
在这个小岛上,已经上演了多个“速度与激情”。百济神州把全球唯一的创新中心放在了生物岛,这家企业仅用了4年时间,便在广州实现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全链条布局,“这样的发展速度,如果放在其他国家,可能需要10年。”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刘建感慨,落地以来,当地有关部门时常来现场调研,问得最多的是,“快点!怎么让服务再快点?”
在生物岛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超看来,在快的背后,也有慢的门道,“企业不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的项目,在让各项服务更‘快’的同时,也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等待它们‘慢慢’成长的心”。
生物岛,夜不眠。从高处俯瞰,这里曾经的荒芜景象已不再,错落有致的楼宇之中灯火通明,企业家、科学家、来华创业的外国专家……一群追梦人仍在忙碌着,在这片方寸之地朝着他们的梦想不断迈进。
■记者手记
从江心“一叶扁舟”到生物医药产业巨轮
初登生物岛,第一印象是“小”:驾车绕岛一周,用时不到10分钟;第二印象是“美”:沿江碧道环岛而设,串起水墨园、揽胜园等景点,满眼翠绿,令人心旷神怡;第三印象是“新”:自动驾驶小巴、智能环卫车在岛上穿梭,“未来城市”气息浓郁。
从螺旋大道等道路命名,到模仿抗体结构的新颖建筑造型,无处不在的生命科学元素,让人时刻感受到这座小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大决心。
当记者2017年第一次来到生物岛采访时,走出地铁站后,打不到车,只能步行1公里多才到企业。但此次上岛,能够随处体验无人驾驶小巴。
在岛上多日采访后,对于生物岛的内涵,记者有了更多认识。
几天下来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创新”,它诠释了生物岛10多年巨变背后的逻辑。
正是为了追求创新,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张志栋放弃了跨国公司的高薪,选择开启“二次创业”;燃石医学创始团队成员段飞蝶不惧前途未卜,在仍被农田“包围”的办公楼中加班加点;中以基金董事总经理耿建跃驻岛10多年,以科技金融与创业服务“浇灌”一个个创新的种子。
“创新”是广东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生物岛的实践,是广东不懈推动创新发展的缩影。
十年磨一剑,如今,这座形似一叶扁舟、面积仅1.8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正成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艘巨轮。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陈思勤 尚黎阳 钱明雅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统筹:骆骁骅 张由琼 张哲 卞德龙
关键词: 广州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