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甲医院增加到15家 基本实现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
作为人类永恒的追求,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优化扩容医疗卫生资源,充分保障人民健康权益;扎实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坚实守护人民健康安全;不断夯实基层卫生基础,不断提升人民健康幸福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更加完善便捷,群众身边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十年来,合肥“内外兼修”织密健康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着力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经过十年努力,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走出了一条合肥特色的卫生健康发展道路。据了解,合肥人均期望寿命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由2012年的76.83岁提高到2021年的80.26岁。
全市三甲医院增加到15家
记者从合肥市卫健委了解到,十年来,合肥不断优化扩容医疗卫生资源,卫生资源供给有效增长。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543家,增长68.72%,每千人口床位数7.24张、执业(助理)医师数3.26人、注册护士数4.09人,分别增长53.39%、68.04%、77.83%。
此外,医疗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数据统计,全市三甲医院从8家增加到15家,4家市属医院与国家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建成国家级卒中中心2个、胸痛中心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省级(基层)名中医工作室5个。建成省、市级重点学科128个,累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24项。培育省级“江淮名医”、学科带头人27人,市级政府津贴享受者、名医工作室领衔人等高层次专家162名。
与此同时,合肥医疗质量持续提升,成立市级医疗质控中心57个,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率分别达到50%和70%的国家标准,无院感事件发生,市属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覆盖率100%。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
今年已排查疫情风险500余个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抓疫情防控,合肥拼尽全力,坚持以快制快、以变应变,“一竿子插到底”抓防控,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定期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兵棋推演”视频会商会,只讲问题建议,不讲工作成绩,所有事项当场决策、当场解决、当场部署、当场落实。今年截至目前,已召开视频会商会93次,发布通告42期,细化192条具体举措,排查风险500余个。
数据统计,1月17日春运起,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在高速道口和“两站一场”开展“落地检”,累计为省外来(返)肥人员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近2000万人次,第一时间发现感染者,让合肥成为今年以来发生疫情次数和人数最少的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城市之一。
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22日起,全市5000余个采样点,2万余名采样登记人员克服高温酷暑,定期开展免费“重点检”“跟踪检”“兜底检”。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生带入性疫情29起,其中26起疫情发现即清零,其余3起最长7天时间社会面清零。鲜明提出“来的都是客人,返的都是家人”,为企业和群众解决解答涉疫相关问题130余万个。全市没有实行区域静态管理,没有停学停诊停工停业,没有关闭高速公路道口和国省干线,没有发生生活物资和医疗资源挤兑,守护了城市安全和市民健康。
基本实现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
基层卫生基础建设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看病是否便捷可及。十年来,合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治网络织细织密。全市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32所,增长70.5%,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248人,增长175.9%,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963人,是十年前的2.7倍;2021年门急诊人次3238万人次、床位数8003张,分别增长120%、51.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84元,增长236%。
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全面跃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动态消除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平均每个村卫生室配备2—3名合格村医。成功创建6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0个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十年间,合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基本实现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组建3316个家庭医生小组,签约244.57万人,签约率31.4%,全市有偿签约履约进度95%。
累计投入超50亿元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合肥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体育强市、健康合肥为目标,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持续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十年来,合肥坚持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为引领,不断完善“四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全市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由2013年的7894个增长到23693个,体育场地总面积增加了1386.19万平方米,达到2355.1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9平方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据了解,目前合肥大中型体育场馆全域布局,市县两级大中型体育场馆基本建有,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瑶海全民健身中心、市球类健身馆、肥西县全民健身中心、长丰县体育中心、庐江县体育馆等先后建成投入使用;肥东县全民健身中心、庐阳区全民健身中心和新站高新区少荃体育中心即将建成;合肥冰雪运动中心、市青少年集训中心(市水上训练基地)、瑶海东部新城体育馆、蜀山区全民健身中心、包河区全民健身中心、高新区体育中心完成立项,将于“十四五”建成投入使用。
同时,合肥小型多样场地设施提质增量。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了市级民生工程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全市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打造全民健身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建成了市民篮球公园、蜀峰湾体育公园、天水体育公园等21个体育公园,建成全民健身苑、笼式多功能健身场、三人制篮球场等小型多样全民健身场地设施5276个,形成了覆盖城乡、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网络,满足了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健身的基本需求。
此外,低免开放政策持续推行。合肥体育中心、市体育馆等政府投资类体育场馆一律设立免费、低收费时段。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免费开放持续实施,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中小学校数量达414所(截至2020年底),城区校园场地开放率达87.5%,实现了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场地100%对外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十年来,合肥市体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理念,积极推动体教融合,抓住“双减双增”契机,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帮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学生体质达标率达93.98%,优秀率达10.82%,实现近视率、肥胖率双下降。(合报全媒体记者 唐萌/文 高勇/摄)
关键词: 医疗卫生资源 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 三甲医院 卫生健康 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