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合肥城市万元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值40%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城市未来。9月7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合肥市“十四五”城市节约用水规划》已正式印发实施。

到2025年城市万元GDP用水量

年来,合肥市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对水资源需求变得更大。合肥把城市节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节水能力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持续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全民节水意识仍需提升、节水激励机制尚不完备、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用途较为单一等问题。

此次《规划》提出,到2025年,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节水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万元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均值的40%;城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均值的50%。

生活废水收集处理循环用于冲厕

如何才能实现科学节水、高效节水呢?在居民家庭与公共生活用水节水方面,规划提出,要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节水惯,收集淘米水、洗衣水等循环利用,在刷牙、洗澡、洗车、浇花等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

同时,鼓励居民小区收集雨水,用于绿化浇灌、补充景观水池、保洁等,并使用建筑中水,将洗衣、洗浴和生活杂用等污染较少的废水收集起来,经适当处理后循环用于冲厕。禁止单位实行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并按户计量收费。

接下来,合肥还将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完善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建立举报浪费奖励制度、节水发明创造奖励制度、节水技改奖补制度等,充分激发全社会参与节水活力。

坐便器、洗衣机等产品“以旧换新”

今后,合肥将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和高耗水服务业、建筑施工节水。在高等院校、公立医院积极推行用水分户分项计量收费,建设在线监控智慧节水管理系统,推广应用节水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强制或优先采购列入政府采购清单的节水产品。

规划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全面采用节水器具,现有房屋已经安装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用水器具的,分期分批进行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节水器具换装计划,完善鼓励引导居民家庭淘汰和更换非节水器具的优惠政策。

今后,合肥还将支持扶持本地企业开展节水型设备、器具研发,鼓励生产厂家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对坐便器、水嘴、洗衣机等用水产品实行“以旧换新”。“十四五”期间投入资金5000万元,新装、换装节水器具30万套件。

鼓励洗车行业采用无水洗车

在节水应用方面,合肥将提倡城市园林绿化尽可能选用耐旱型植物,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浇灌方式,禁止采用漫灌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限制或者禁止将自来水作为城市道路清扫、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使用。

环卫洒水车采用雾化喷头,并尽可能使用再生水。因地制宜建设公园绿地雨水积蓄等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结合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修建雨水调蓄池,为扩大雨水利用创造良好条件。

此外,加强高耗水服务业节水,鼓励高档洗浴行业、公共游泳池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采用水循环过滤设备,减少新鲜水补充量,并达到行业用水定额补水标准;鼓励洗车行业采用无水洗车、废水沉淀回收利用等节水技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关键词: 合肥城市万元GDP用水量 水资源需求 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水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