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读:南国书香节迎来周末小高潮 走近名士文坛“朋友圈”
8月27日,2022南国书香节进入第9天,在广州购书中心、楠枫书院、四阅书店等分会场,多场阅读活动接连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对谈吸引了各年龄层的读者参与,在周末再度迎来书香小高潮。
(资料图片)
刷名士文坛“朋友圈”
在今年的书香节活动中,有关“魏晋风度”主题的图书吸引不少读者的注意力。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携新书《世说新语别裁详解》,先后在广州新华书店(北京路店)、学而优书店举办两场分享会,近距离向读者介绍魏晋文坛“朋友圈”的趣事、历史。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但由于《世说新语》的结构比较零散,全书36个门类的故事之间没有紧密关联,读起来缺乏整体感,对于大众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阅读门槛。有鉴于此,董上德将其在中山大学讲授《世说新语》十多年的讲义集纳成书,以人物为线索,展示一幅魏晋名士图鉴,着力塑造魏晋士人群像。由人及史,呈现出27位名士当时的生存状态与道路抉择。
董上德教授谈到,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他的行为和思想。“我在编选的时候,希望能够把他放在具体的历史时空里面去看,从人物和人物的关系、人物和社会的关系来切入,尽可能地把书里面的材料做一个立体化的处理。”
在26日晚的“魏晋文坛朋友圈面面观”活动中,董上德与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戚世隽展开对谈,就魏晋文坛“朋友圈”、竹林七贤、门阀政治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线上线下的读者都听得十分入迷。“大家都讨论得很认真,现场气氛非常好。”市民陈先生说,自己从中文系毕业后,已经很多年没有机会深入研读古代历史著作,能听到两位教授的解读非常难得。
27日下午,楠枫书院人头涌动,不少读者慕名而来,聆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以其著作《六朝画论研究》(增修版)为基础,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阎安对谈。他们带领读者走进真实而生动的魏晋社会,体会独属魏晋的风骨、风度和风流。
《六朝画论研究》已出版24版,被国内研究六朝美术史的学者广泛引用。活动现场,陈传席以其渊博学识、诙谐风格,展现出深厚的美术史和艺术评论功底,两位嘉宾就“为何六朝绘画如此清新脱俗”“为何魏晋六朝出现了山水画”等6个问题展开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听到了一批最美故事”
“梦里的珠江缓缓地流,带着岁月悠悠走……”27日下午,在悠扬的童声演唱中,“追梦之路:潮涌珠江向大海”丛书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新书首发式。
“追梦之路:潮涌珠江向大海”丛书以200万字共9册的体量,分别从商贸发展、依法治市、卫生健康、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环境治理、智能制造、人才建设以及志愿服务九个方面,以全景式的视角表现广州追梦路上的艰辛历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
丛书出版方代表、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介绍,这部丛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全面而深刻地展现广州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的变化;以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角,围绕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讲述日常故事,来折射时代变迁。“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广州故事,也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深情记录。”她说。
活动现场,《商都商潮——广州商贸发展纪实》作者喻彬、《生命至上——广州卫生健康事业纪实》作者王威廉、《一个也不能少——广州精准扶贫纪实》作者王雁翔、《荔枝园的笑声——广州乡村振兴纪实》作者陈典松就创作感悟进行对谈,与读者分享图书创作历程,扶贫干部金进分享自己在贵州省都匀市挂职期间难忘的扶贫故事。
“我遇到了一批最美的人,听到了一批最美的故事。”王雁翔对写作过程中接触到的扶贫人和扶贫故事感触非常深,他走访了5个省,走遍了常见的扶贫地点,最终呈现了紧贴现实的故事。
同一时间,在广州购书中心六楼,著名文化学者费勇携新书《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与读者见面,从现代人的视角解读苏东坡。活动现场,坐满了手捧新书的年轻面孔,许多读者纷纷就热点话题寻求解答。
“现代人遇到过的种种困境或情绪问题,千年之前的苏东坡都曾遇到过。”费勇说,最终,苏东坡是凭借着一颗旷达而闲适的心消解了所有的磨难,活得通透、潇洒、自如。他建议读者,像苏东坡一样,做一个“有意识、有知觉”的人,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并且勇敢地去面对它。
针对许多年轻人所面临的的苦恼,费勇引用苏东坡三句古诗词给出解答——“诗酒趁年华”“人间有味是清欢”“也无风雨也无晴”。人活于世,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生命的自由状态,在任何时候都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感,是坐看云卷云舒的闲适从容,也是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豁达平静。
此外,四阅书店·东湖店举办了美食作家林贞标的专场分享会“如何简单快乐地喝一杯茶”,方所广州店推出鲁敏《金色河流》新书分享会……多场阅读活动在广州市内各大书店先后举办,为羊城读者送上“文化大餐”。
南方日报记者 黄楚旋
关键词: 南国书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