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点!广东率先开展“三师”下乡探索,经验被写进了这份国家文件中
日前,《“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发布。《方案》中提到,在“引导城市人才入乡发展”中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规划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入乡”。
事实上,这一文件出台之前,广东自2014年起便已率先开展了“三师”下乡服务的实践与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一支由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深入参与了乡村振兴、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规划建设等重要工作。多年来,这支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三师”已不仅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教师、历史学者、运动员、艺术家、学生等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才也纷纷加入其中。
(资料图片)
他们的探索和实践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三师”入乡的理念高度契合。如今,“三师”专业志愿者们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更多领域发光发热。
01
从历史挖掘到保护活化
“三师”专业志愿者深耕南粤古驿道
2014年9月6日,“三师”下乡技术指导服务首次在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三师”下乡活动由此而生。
2016年,广东开始将南粤古驿道作为宝贵的线性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活化利用。由于南粤古驿道大量分散在各地,不管是修复保护还是活化利用,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亟需一支稳定持久、规模庞大的综合专业队伍加入,进行全局把控,做到全过程参与、各环节指导、多方面协调。具有丰富经验和精湛专业技术的“三师”专业志愿者便成为督导古驿道建设的合适人选。
2016年12月5日,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在广州成立。2020年4月20日,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工作也由此步入更规范、更专业的轨道。
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图源:南粤古驿道网
由于不少古驿道已经埋没于荒山,因此,“三师”专业志愿者面临的首道难题,便是对古驿道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介绍,一方面,“三师”专业志愿者们会深入乡村田野,走访村民,与当地老人聊天,进行现场勘探;另一方面,他们还会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文献、资料,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再加以组合。“通过现场踏勘和史料梳理,可以发现一些被忽视的遗迹。”曹劲说。
数据显示,“三师”专业志愿者在参与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工作过程中,发现历史遗存300多处,修缮历史遗存230余处。其中,西京古道、磨刀山遗址、中央秘密交通线等多处重要遗址随后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三师”专业志愿者还将古驿道及沿线遗存的保护修复作为发挥技术专长的实践载体。他们每月组织团队奔赴各地,指导全省各地严格遵循原真性、完整性、科学性、安全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确保修复工作的质量。
为讲好南粤古驿道的故事,除了挖掘古驿道的历史文化,“三师”专业志愿者们还注重挖掘提升古驿道在科学教育、提升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的功能价值。
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三师”专业志愿者的技术支持下,近年来,广东已完成了覆盖全省18条、总长1200多公里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网络。
南粤古驿道航拍。熊灿坚 摄
02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
搭建平台服务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
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宪川介绍,“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坚持“专家领衔,组建团队,多方合作,强化现场”原则,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重点线路进行督导检查、现场指导,做好省与市的政策传导、信息沟通、协调处理工作,把省制订的古驿道建设要求、标准及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技术指导组通过技术下沉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困惑和难题,提供专业技术解决方案。
“各地通过‘三师’专业志愿者技术指导,获得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把政策、标准、规范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高质量推进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工作。”曾宪川说。
在广东,南粤古驿道已逐步连段成线、织线成网。而“三师”专业志愿者也已不仅是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的“实践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孵化的“探路人”,更是南粤自然历史文化品牌打造的“先行者”。
技术指导组在香山古道了解古道施工情况。黄瑞民 摄
技术指导组检查凤凰山古道滑坡修复效果。黄瑞民 摄
从点对点结对帮扶200多个沿线村庄,到组织开展“大师小筑”美丽宜居乡村行动;从全方位参与18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的设计、修缮、活化,到推动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规划建设;从成功承办6届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到组织18万余人次少儿参与的“艺道游学”;从修缮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到打造南粤“左联”之旅……近年来,“三师”专业志愿者坚持知识下乡、技能下乡,足迹遍布广东的山山水水、乡寨古道。
珠海香山古道(凤凰山段)“大师小筑”调研活动 。彭剑波 摄
重放光彩的杨家祠。田中 摄
“三师”专业志愿者,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衍庆指出,“三师”专业志愿者这一服务模式的推广,既是政府治理创新的举措,又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得益彰的体现。
“这种‘政府组织、社会参与、专家领衔、共同探讨,强化现场调研’的模式,促进了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的协作交流,有助于集聚全省相关专业技术力量资源,搭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与社会资本对接的服务平台。”邱衍庆说。
03
以专业之所长服务乡村
“三师”专业志愿者已成广东经济文化振兴生力军
“如何落实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关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内容,如何发挥南粤古驿道潜力,更系统化、规模化、精细化地保护、延续、拓展沿线村落的生命力,已成为每一个‘三师’专业志愿者关注的焦点与思考的重点。”“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蓉表示。
“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坚持“以专业之所长服务乡村”理念,积极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建设品质,打造美丽宜居村庄,延续“美丽乡愁”,“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文明”,已然成为广东经济文化振兴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三师”志愿者指导大村施工建设。图源:南粤古驿道网
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王世福表示,“三师”专业志愿者深入挖掘南粤古驿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古驿道保护利用与改善农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等工作紧密结合,促进沿线农村产业交叉融合。
“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会长助理李梓明介绍,自2014年起,“三师”专业志愿者开展技术下乡、点对点帮扶工作,足迹遍布全省21个地市57个县区近400个乡社。2020年,“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还对全省62个试点共249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进行指导。利用自身学识,“三师”志愿者们总结出一套符合广东实际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模式,有力服务了乡村振兴。
梅关古驿道迳心村村落自然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图源:南粤古驿道网
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会长杜黎宏介绍,自今年5月起,协会还开展了小城镇建设技术帮扶指导工作,重点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及肇庆共13个地市所辖76个县(市、区)900个乡镇进行技术帮扶,推进全省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和小城镇品质提升工作。这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再度不谋而合。
广东省小城镇建设技术帮扶工作省级专家团队专家培训会。河洛曦 摄
此外,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还与多家单位合作,计划于近期开展珠海、汕头、佛山等10市第三方城市体检评估,以及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日常巡查及评估工作。作为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者,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罗竑表示,协会将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提升业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进一步团结志愿者力量,助力广东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翼齐飞,促进广东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