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推行“城管进社区”模式 实现城市管理向精细化、长效化转变

近年来,淮北市深入践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即城市管理问题70%用服务解决、20%用管理解决、10%用执法解决),探索推行“城管进社区”工作模式,改变以往“运动式、突击式”管理状况,实现城市管理向精细化、长效化转变。

在社区设立城市管理工作站,设置说事室、民情室,派驻城管骨干进入辖区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合署办公,当好“小巷管家”,动员群众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在街头设置城市管理服务岗亭,集法律宣传、业务咨询、便民服务、街头救助、“轻微”违法行为处罚为一体,及时处置违反“门前三包”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违停、占道流动经营、非法小广告设置等市容秩序方面问题。在街道设置街道城市管理执法队,每个城管中队配备指导员,与社区党委委员交叉任职,牵头组织、协调开展社区违法建设、毁绿种菜、油烟噪声扰民、“飞线”充电等执法整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利用社区宣传栏、市民公开信、微信工作群、电子屏、问询台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向社区群众、商户等积极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采取“有奖举报”方式,宣传城市管理违法行为举报途径,兑现奖励资金10余万元。利用公众开放日、主题体验活动等,邀请群众走进来、亲体验,增进理解支持。通过城管社区工作站链接属地各方资源,推动社区单位共建,动员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开展社区环境整治、城市管理、垃圾分类、医疗义诊、疫情防控等管理服务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困难,用心服务社区居民。

开展“城管+”联动执法,着力解决群众虽然看得见但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城管+交警”,清理各类“僵尸车”;“城管+消防”,常态化开展“飞线”充电清理;“城管+环保”,持续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城管+街道”,持续开展违法建设、大型户外广告整治行动;“城管+市场”,开展菜市场、商超周边执法整治;“城管+教育”,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治理,抓好“护学”保障。此外,用好“智慧平台+网格员+微信随手拍”方式,将智慧城管延伸至社区小区,实现监管始终在线,每月处置各类问题1万余件,较好地解决居民用电用水、垃圾分类、燃气安全等问题,有力推进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建立城市管理进社区职责清单、事项清单和工作流程图“两单一图”,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开展日常工作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惩、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建立市、县(区)联系对接制度,城管等部门之间互通共享工作信息,共同制定管理或整治方案,加大对社区的动态管理力度,确保矛盾纠纷调处实现常态化。

不定期邀请各界代表体验城管进社区工作,开通热线电话,畅通群众监督和投诉渠道,接受社会评议。建立工作保障机制,定期组织学习培训,规范指导执法工作。给予财政保障,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协调解决办公场所,配置执法车辆,配齐办公设备和执法装备,保障工作正常开展。(记者 傅天一 通讯员 郑言)

关键词: 淮北市城管进社区模式 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管理工作站 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