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直击:一管核酸检测试剂的全流程之旅

在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熟练地为被检人采样。经过“左三圈、右三圈、中间两次”的取样规定操作,棉签会带有上黏膜细胞等样本并会被放置在一管红色的保存液中。接下来的12个小时内,它将来到检测机构并完成全流程检测之旅。

近日,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广州中鑫基因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鑫基因”)的实验室,开启了全负荷运转。这里单日的检测能力是10万管,按10:1混检,可检测100万人次。如何保障数以万计的样本不混淆、结果不出错,是以该公司为代表的广州核酸检测机构、医院面临的共同挑战。

每个样本都有专属“身份标签”

每日接近中午,装有降温冰块以及采样样本箱子的转运车辆陆续到来。“每个采样点完成采样后,需要在30分钟内汇集到当地集中点。医护人员清点无误后交给第三方检测机构驻点人员。”中鑫基因副总经理李福安谈道。

随后,这些样本被带入中鑫基因的实验室进行拆包等前置处理。“这个环节上最要紧的就是避免排版差错。”中鑫基因实验室负责人杨玉志谈道,为此,该公司IT部门开发出扫码识别软件,可以为每一板上的8×12共96个样本管,打上“身份标签”。

比如第一排第二列的位置是A2,操作人员手持扫码器,逐个扫描录入样本管编号信息。完成96个定位过程,只需2分钟左右。扫码这项简单的动作,实验室工作人员保持了长期训练。中鑫基因曾组织技术能手PK,不出错的情况下操作快的员工会获得奖励。

“有了身份标签,即使样本混在一起,我们也能准确识别它所对应的原始位置。同时,我们按照编号对应寻找样本管,可将以往长达2小时的‘大海捞针’式寻找,升级为3分钟即可精准定位。”杨玉志谈道,这样有助于在样本溯源过程中大大提升检索效率。

除了信息技术上的保障,该公司还在器具设计和制度层面有所创新。比如将原本长方形的样本架右上角减掉,以此作为判断样本放置位置的参考;在每个环节移交到下一个环节时需执行“双签”,以实现权责分明等。

走完一条“不回头”的实验路线

拆包、扫码是样本管来到实验室的首道工序。接下来,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分为试剂准备区、样本处理区、扩增分析区。杨玉志指出,这三片区依次为正压、负压和超负压。通过气压设定,保证气流不会倒灌,避免样本污染的同时,也能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保护。

“我们规定,人员不能在三个片区折返;每个区的笔、椅子等物品,都会写有标记,禁止带到另外的区域。这是一条‘不回头’的实验路线。”杨玉志说。为了区分不同片区的人员,操作者各自穿有红、蓝、白不同颜色的工装。“‘全副武装’的举措,是源于PCR检测的高度灵敏性。”

保存液中的样本提取出后,就要将其放入PCR扩增仪里进行扩增检测。这个过程就是让仪器为样本提供类似人体的生存环境,使其不停复制。杨玉志介绍,经过45轮复制后,样本量达到可观的数量级。

“整个过程,就好比让一颗沙子复制、扩增为一个沙堆。”杨玉志介绍,这种指数级的增加,可以让病毒的基因排序片段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工作人员随后将其与检测试剂做靶点匹配,并最终确定是否存在病毒。

“一个报告出来看起来简单的检测报告,实际上会涉及很多流程。”李福安表示,当前,除了科技含量外,核酸检测还将向场地拓展、设备扩充、人力增加“要产能”。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关键词: 检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