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巾帼十杰丨张冬梅:创新药物研究,做中国原创抗肿瘤药物
张冬梅,暨南大学药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聚焦国家新药创制的重大需求,在肿瘤药理学研究及原创新药研发领域进行了前沿性、开创性研究。发现肿瘤周细胞调控肿瘤耐药和转移的新功能和关键因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新靶标;突破肿瘤周细胞靶向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全球首个周细胞靶向肿瘤血管破坏剂成为1类抗肿瘤候选新药。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J Clin Inves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国际专利8项、中国专利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和广东省杰青。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讲授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培养了一批包括省杰青在内的药学创新人才。
选择国际冷门研究领域
目标做中国的原创药物
“上大学选修课时,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了不少新药发现的故事,也最早激发了我做创新药物研究的兴趣。”梦的种子在张冬梅心里慢慢发芽,也让她在之后选择攻读硕士和博士的过程中坚定地走上创新药物研究的方向。
2000至2003年期间,张冬梅在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期间她主要从事天然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工作,也涉及天然产物活性筛选工作。据张冬梅回忆,“2000年初,中国和国外在创新药领域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中国很多药物是在国外上市药物的基础上展开研发,属于仿制药。”从那时开始,她便立志做创新药,并坦言“这是药学人的责任和使命。”
2004年,张冬梅到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研究,也进一步奠定了她日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和方向。
张冬梅介绍,在决定研究方向的过程中,她选择了一个最难走且在国际上属于较为冷门的领域去寻找突破,做中国的原创药物研究。
“肿瘤周细胞的靶向药物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明确的药物靶标,这也是一直困扰这个领域科研工作的问题。”肿瘤周细胞是指肿瘤毛细血管外壁的基质细胞,是阻碍肿瘤转移重要的屏障。“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周细胞具有异质性,有些周细胞已经被肿瘤细胞教育,从抗转移角色变成促转移角色。”我们团队发现这个现象后,还找到了关键的调控分子作为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靶标。
张冬梅回忆,在刚开始时课题组想了很多办法,按照文献的方式展开实验,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采用显微解剖技术从肿瘤临床标本上分离得到周细胞,并通过多组学和单细胞技术,从中找到肿瘤周细胞上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作为周细胞靶向药物的靶标。“这一步工作也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视角,为周细胞靶向药物研究,特别是抗肿瘤转移、耐药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据了解,她目前研究的首个周细胞靶向肿瘤血管破坏剂已成为1类抗肿瘤候选新药,“我们希望能够早日进入临床阶段,为更多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然而,在张冬梅及其团队顺利实现这一步之前,他们已经花费近十年的时间攻克困扰该研究领域三十余年的瓶颈问题。
团队近半是女性
近年占比上升趋势明显
“中国有句古诗,叫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时我们在做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时也很迷茫,找不到突破口,但总觉得再坚持一下就可能会有新发现。”
张冬梅表示,科研是在不断地试错中寻找真相,经历99%的失败后才能获得1%的成功。性格坚韧,态度认真和严谨,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同时也是大多数女性天然的优势。
据介绍,在其团队中,接近一半人员为女性,且近年来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团队工作中,女性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遇到挫折的时候大家会灰心丧气。在这个时候,女性可以发挥坚韧、亲和力强的优势,在团队中能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给大家鼓气,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她认为,这些女性特质是在科研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
采访过程中,当张冬梅讲起研究工作时,眼里总是带着光。对张冬梅来说,科研工作最大的乐趣是在反反复复的受挫折过程中找到解决方法,这也是从事科研工作的独特魅力所在。
教育传承除了专业知识
还要注重学生品行培养
如今,张冬梅除了从事科研,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育传承。作为导师,她用心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过,她认为学生的品行思想培养也非常重要。“在我看来,品德排在了第一位。第二位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这个能力,无论做任何一份工作,相信都会做得非常好。”
她认为,这一点对于各行各业奋斗的职业女性都非常重要。未来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女性不仅应该具备各行各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还应该拥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坚定的意志、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等思想品德。并且以品德为本,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善于学习思考,发现新知,从而更好地报效祖国。
来源:微信公众号“南粤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