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手“牵线” 助企“敢想敢闯”
怀惴着对“智能网联公交车”的无限憧憬,却发现在落实推进过程中有种“单枪匹马”的感觉,困难诸多。在进退两难之际,政府出手“牵线”加速推进便民项目的进展,让车联网企业直呼“感动”。3月6日,记者走进高鸿科技听听企业负责人讲述这个助企解难题的温暖故事。
企业来肥“踏上发展快节奏”
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内,高鸿科技算是一家“新企业”,它入驻园区仅两年时间。可从发展速度上,可是园区科技企业中的“小猎豹”——从团队规模看,“种子队伍”基础框架搭建完毕, 配备精良;从业务进程看,市场商机急速推进,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建成了安徽省首个“5G+V2X测试基地”以及年产10000套的RSU总装产线。
如今,园区不少路杆上均已安装了印有大唐高鸿LOGO的“小盒子”。据了解,去年,大唐高鸿推出了支持5G蜂窝通信的智能路侧设备RSU,并发布了最新款智能车载终端OBU。
“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封闭测试场。我们在这里部署了国内最先进的C-V2X路侧设备及平台,支持园区开展5G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关键技术、融合感知、数字孪生等技术研究。”企业负责人陈玉强介绍,后期,团队计划将测试基地打造成集合自动驾驶测试、车联网信息安全测试、前沿技术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业互联网(5G-V2X)公用服务平台。
回想当初来肥的选择,陈玉强直言:“踩上了高质量发展的节奏”。“选择合肥,也是基于华东布局的考虑,区位优势明显,资源要素集聚,在服务安徽市场的同时,可以链动长三角。”目前,企业在肥规划可以总结成三个字:测试、应用、交付。
政府牵线搭桥助企“敢想敢闯”
去年8月,高鸿科技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成立“智能网联暨新能源汽车技术联合研发实验室”。加上园区数十家产业链企业的同心协力,高鸿科技的“步伐”越来越有劲。
“条件相对成熟了,我们想推广智能网联公交车,这需要建设一条体验线。”对于陈玉强来说,想法“简单”落实难,“我们只是一家生产技术的车联网公司,目标客户是合肥的公交系统,很多事情需要相关部门来牵线搭桥。” 他把这个想法与包河经开区管委会进行了沟通,得到了迅速响应。“起初也是试试,没想到这么快有了回应。通过这件事,我们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经过多次沟通,这个项目有了眉目,这让陈玉强和团队踏实了很多。政府部门为企服务效率高,这是陈玉强对合肥营商环境的“第一印象”。“刚落户合肥时,需要建一个测试场。包河经开区管委会和中关村园区在选址、水电等基础设施保障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仅用了两三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安徽省车路协同产业首条V2X总测试基地。”
全方位服务让企业“专注赛道”
“十四五”开局,“数字经济”列为发展“重头戏”,合肥不断描绘着智能网联的新图景。
以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为例,这里入驻了包括高鸿科技在内的“明星企业”近70家,产业链覆盖环境感知、决策控制、车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及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园区所在辖区政府部门已走访企业千余家,解决包含招聘信息、工会成立、企业支持政策、融资、公租房申请、场地需求等79类问题。
“政府不遗余力的强链补链,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合作伙伴。”这是高鸿在肥发展最深的体会。“这里很重视产业项目,有关部门时常送政策上门。园区服务也专业,在业界同仁间牵线搭桥,我们很快就融入了本土圈子,归属感越来越强。”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