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今年将继续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双联协同” 摁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2021年,余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2亿元,财政总收入745.31亿元,入选“2021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位列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迈入2022,“共同富裕”是余杭发展的一大关键词,“支点计划”则是余杭共富之路的一大关键词。
“支点”是什么?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领域,找准发力“支点”。余杭从顶层设计出发,用数字治理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文化引领强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普惠、就业保障提质、西部富美振兴、生态环境提升、未来城市建设、住有宜居改善等十大行动,及“扩中”“提低”改革、“一老一小”服务等N项攻坚行动,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勾画一张明确的路线图。
以“10+N”行动为抓手,余杭还要建立典型案例“初级培育、重点培育、试点示范”三张榜单升降级制度,力争推进一批重大改革事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出台一批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一批理论制度成果,来绘好“均衡发展”这一底色。
今年,余杭还将继续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双联协同”,摁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余杭将举全区之力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支持之江、良渚、湖畔三大省实验室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挂牌落户临港国家实验室浙江基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同时,将重点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高地、全球未来产业发展高地、全球智能装备产业高地、全球科技企业和顶尖人才创新研发总部基地。错位布局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钱江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平台,计划招引产业项目200个以上,推进46个省、市重点实施项目落地。
在服务企业和人才方面,余杭将实施“黄金68条”产业扶持政策和“黄金20条”人才扶持政策,安排产业专项资金100亿元以上,确保人才总量突破35万;建好用好“亲清在线”“E企成长”“上市一点通”等多跨场景应用,提质扩面“大孵化器”,保障科技项目落地和企业创新发展。
产业发展动力强劲的同时,余杭人生活更幸福的图景也徐徐绘就:引培名优教师100名,引进30所以上名校开展合作办学,打造省现代化学校等示范标杆学校10所;建成投用良渚医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7个,保障浙大一院二期项目建设;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成地铁3、4、10号线、5号线二期、机场快线、杭州西站等项目建设。都市快报报道(作者:记者 周辰璐 通讯员 高晓玲 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