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设计师张强解读北京冬奥会冰上运动系列邮票设计理念

北京冬奥会冰上运动邮票设计师张强。南方日报记者 姚志豪 摄

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壶、冰球,五项冬奥会冰上运动跃然纸上,或动感、或优美、或激情,将冰上运动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邮政发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运动》这套纪念邮票出自广东设计师张强之手,这位与体育结缘颇深的设计师同时也是广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者。

“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对于南方人来说,冰上运动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没有体验,熟悉是因为冰上运动确实充满魅力,有运动和艺术结合的美感。”灵感驱动下,张强设计了一套5枚的邮票,并最终入选。

几乎未接触过冰上运动 却成了半个专家

早在2018年,中国邮政就已经发行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运动》邮票,随后他们又开始了第二套冬奥会项目邮票的设计征集,这次要做的是冰上运动。

张强长在南方,几乎没有接触过冰上运动,这就要求他必须认真参考比赛和照片。

为了做好设计,张强观看了过往冬奥会的相关比赛视频和图片,北京冬奥组委也提供了不少冰上运动的知识介绍,以及各项运动的动作要点和魅力所在,这些资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设计完这套邮票后,张强成了半个冰上运动专家。

这套邮票上既有短道速滑,又有速滑,这两项都是绕圈比速度的项目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张强说,两个项目在技术上有很大区别。“短道速滑更讲究弯道技术,所以运动员过弯的时候重心低,常常用手扶地;速度滑冰的运动员常常在直道上奋力前行,两只手臂会甩动起来。”张强在讲解邮票设计时说,在设计这两张邮票时,他参考了王濛和张虹当年在冬奥会中夺冠时的比赛,将运动的动感体现出来。

为了设计好邮票,张强也请教了教练和专家的意见,包括速滑运动员手臂摆动的姿势和幅度、短道运动员肩膀倾斜的角度是否符合弯道超越时的平衡原理等,还对运动员的动作细节和冰刀的细微差异进行了细化设计。

以往冬奥会常常采用代表冬天的冷色调——蓝色,但北京冬奥会不同,这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举行的冬奥会,为了体现中国人对冬奥的理解,特别是将中国老百姓对冬奥的激情调动起来,这组邮票大胆地采用了红色。“我们在选择整个色调和整个布局时,还是希望它是红的基调色和印象色,凸显一个春节的概念,再有一个是我们对冰雪运动是充满激情的理解,跟气候地理位置没有关系,哪怕我们是南方人其实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以及对这种冰雪运动的向往,都是充满激情的。希望通过邮票的这种视觉元素、色彩构图能够把它呈现出来。”张强说。

这套邮票设计之初全套是4枚邮票,花样滑冰与短道速滑是集中在一枚邮票上的。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每种项目的动作设计表现空间不够大,为了更好地表现每个项目的特点,发行部门最终决定增加1枚邮票,将整套扩到5枚,才有了现在的成品。

设计更能直观传播体育文化

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让张强走上体育设计的转折点。2006年,当时广州亚运会向社会征集会徽,张强也有参加,最终他设计的五羊形象成为了广州亚运会的会徽,这也让他迈进了体育题材的作品创作。“有了亚运的整体形象设计和形象景观设计经验之后,我对体育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运动员有了更深的认知。”此后,张强还参与了2012年亚洲沙滩运动会的视觉形象景观设计,设计了中国邮政发行的里约奥运会纪念邮票和去年东京奥运会的邮票。

对于一项体育赛事或者运动会而言,无论是邮票、吉祥物,还是会徽,都承载着体育文化传播的责任。这些设计里都体现了举办城市的特色和文化,也展现了体育运动动感的特色。那么如何用设计做好体育文化的传播呢?

张强说,我们经常通过设计讲述城市与体育的关系,比较少讲述体育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设计邮票时,就会选择一些讲述运动员精神的画面。比如张强设计的里约奥运会邮票,两张邮票一张是女排运动员奋身救球的瞬间,一张则是苏炳添在接力比赛中奋力向前的情景。“哪怕这一刻不一定在争冠军,但是要把我们这种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的体育精神,通过画面让普通人都能够感受得到。”

在东京奥运会邮票的设计上,张强选择了两个相对静态的场面,一个是乒乓球运动发球的瞬间,一个是举重运动员杠铃上挺的前一刻。那是运动员蓄力的一刻,也是等待爆发的一刻,也是体育精神的一种体现。

做过这么多体育盛会相关设计后,张强还投身到今年年底在汕头举行的亚青会工作中,在组委会中担任视觉形象顾问。谈及三年后的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他同样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其中,希望能做出与奥运会、亚运会有所区别的全新设计作品。

南方日报记者 王芳 实习生 陆雅明

关键词: 冰上运动 冬奥会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