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上,院士专家聚焦新冠肺炎疫情走势

大湾区科学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举行,高福以视频连线形式发言。本版摄影(除署名外):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12月11日,以“科技战胜疫情 共筑人类健康”为主题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在广州举办,聚焦未来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与预警,邀请国内外生物、医学等领域顶尖科学家和生物医药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世界生命科学未来发展趋势,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呼吁关注疫苗新技术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出现后,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免疫源目标出现大量突变,疫苗效果可能打折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说,但疫苗仍能提供基础免疫,是重要的防治手段。

同时,高福认为要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在病毒性传染病,各类罕见病、遗传病、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mRNA疫苗都会给我们带来无限遐想空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陈晔光说,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方面,疫苗和药物开发都非常领先,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在对新冠肺炎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仍相对滞后,原因可能是模型问题。”

除了小鼠模型等常用模型之外,还有其他更好的吗?陈晔光认为,类器官是比较好的选择。他介绍,类器官是从体内直接取出,做成多种细胞组成的复合体,一定程度能代表体内组织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此外也可以从其他细胞孵化过来。

“这在药物开发、个性化治疗方面应该有很大潜力,也有助于今后基因编制、基因治疗。”陈晔光说。

要依靠科技解决问题

如何区分轻症、重症病人,进而为未来新冠疫情防控提供指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科技委主任贺福初认为,对重症化的分子特征进行观察,从蛋白质组、代谢组可以得到明确指征,帮助作出预测。

为论坛致辞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强调“要依靠科技解决问题”。“科技对生命健康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远远比18年前对SARS的认识准确得多、快得多,但在疫苗、抗体、药物等方面的认识仍然不足。”钟南山说。

为什么疫情还在延续?病毒从哪来?……钟南山说,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中国,还需要其他国家一起开展研究,交叉学科都要共同努力。

此外,高福认为,除突变以外,病毒已扩张宿主范围,未来人类可能还会面临更多问题。他呼吁,既要关注人类健康,还要关注动物和环境,“只有大家一起防护,人类才有未来”。

南方日报记者 姚昱旸 卞德龙

精彩观点

诺贝尔奖得主、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联盟主席理查德·约翰·罗伯茨爵士:

新冠疫情暴发极早期,中国科学家与全球共享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这使得其他国家能够得以快速生产出mRNA疫苗,到2020年底,这种疫苗已被广泛使用。这是全球科学家无间合作的一个优秀案例,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确保这些mRNA疫苗出现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

要想引领全球光电技术,有三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建立世界级人才培养的“贝尔实验室”,如果在大湾区能够布局这样的实验室,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二是打造灵活的创新研发体制,与大湾区的兄弟院校加强合作,提高创新研发能力;三是发展世界一流的颠覆性原创技术,而颠覆性原创技术,通常是从非常基础的科学研究开始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

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是目前我国创新发展的两大难点,加强基础研究需要解决源头问题。高能所积极推动大科学装置相关研究,立足大湾区,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建设世界科学高地,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推动基础科学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需求。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

如何才能培养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不是几个人的事,需要整个研究机构乃至国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发现,医学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多来自科研机构,这也说明了研究传统和团队的重要性。同时,做研究要下定决心坚持下去,不应该给年轻科学家过多压力,不要有太多的官僚主义,实验室负责人要给年轻科学家更多的时间投入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长刘良:

中国医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接轨国际标准,创新药物审批加快,这是我们做强医药科技、医药产业非常好的机遇;二是国家创新生态体系完善,创新药物促进中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尤其是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还有中小型创新药企的崛起,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我们这几代人不能把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全部用光,必须尽多地留给子孙后代。希望年轻人继续努力,面对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和人造太阳能,发展高效的光伏等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存储技术,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在未来的技术革命中取得战略主动权。

统筹:吴少敏 卞德龙

关键词: 生命科学 肺炎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