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质”“量”双升 深圳人的教育获得感成色更足

2021年,深圳实施“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市有103所学校“上新”,新增学位超10万个。过去一年来,深圳教育紧紧抓住“双区”驱动历史机遇,对标先行示范要求,勇当全国教育改革尖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描绘“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民生幸福画卷,打造民生幸福标杆,让市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成色更足。

答好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必答题”

8月28日,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城实验学校交付使用,宽敞明亮的教室,开放灵动的学习空间,一应俱全的功能场馆,富有现代感的气息扑面而来。市民张成欣喜地告诉记者,2020年学校还是一个工地,没想到一年时间一所高标准建设的学校就拔地而起,新学年开始,孩子就可以在现代化的校园里上学了。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学位保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市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20年年底,深圳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高位谋划,对标先行示范,出台了《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至2025年全市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超100万个,被市民称为深圳教育史上的“超级工程”。2021年,深圳开始实施“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计划建成投入使用学校146所,截至2021年9月,全市共有103所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各类学位107907个。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仅满足于学位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优质学位。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深圳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遍地开花”成为推广的经验做法之一。深圳市目前已建成28个中小学教育集团,2021年9月,还引入广东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等国内名校来深合作办学,实现新建高中“建一所优一所”的目标。学前教育方面,同样不断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向各区输出15所市属幼儿园优质管理经验和人才,着力打造高质量幼儿园课程,全面护航幼教高质量发展。

针对社会需求强烈的课后服务难题,深圳出台《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2021年春季学期起分批、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称赞。深圳课后服务典型经验获教育部推广,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计划单列市、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00%开展了课后服务,课后服务财政资助经费由每生每年350元提高到1000元,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2%。

跑出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加速度”

8月21日,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学生抵达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报到注册,标志着深圳第15个高等教育机构正式开始全面办学。“十三五”以来,深圳抢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高等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5年新增5所大学,交出了一张令人瞩目的“增量”成绩单。目前,全市已开办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生超过11万人。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深圳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提升质量。10月2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深圳大学共有37个学科上榜,上榜数量全省第二,其中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同样在10月,USNews发布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深圳大学进入榜单,在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26位,位列广东高校第三名,仅次于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世界排名则从2020年的第471位上升到第350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28。

如今,深圳高校的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已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的重要平台。全市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占比69%,全职两院院士42人,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超过500人。随着深圳高校数量和实力双提升,“中国好大学”版图正在重新绘制。

培养“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创一流”

2020年,教育部启动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并于2020年12月出台《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支持深圳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市域试点,擘画深圳职业教育的发展蓝图。深圳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瞄准“高精尖缺”,着力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技术技能人才,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模式”。

针对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等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深圳率先在全国探索“政府出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模式,建成300多个高水平实训基地,成为另一个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的“深圳经验”。近年来,深圳职业教育还聚焦开放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平台建设,推动深圳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走出去”,向世界贡献职业教育的“深圳方案”。

(作者单位:深圳特区报)

关键词: 示范区 成色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