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81家农批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 智慧化设施提升诚信经营水平
步入深圳市宝安区上川市场,有序摆放的蔬菜瓜果,干净整洁的地面,仿佛走进了超市生鲜区域一般。“现在市场还添加了智能化溯源电子秤,每次买完菜都可以去电子秤上核对一下,再也不用担心商家短斤少两了。”居民刘小姐说。
农贸市场是深圳米、菜、肉的主要供应地,是市民生活离不开的场所,更是人流物流聚集地。作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九大行动”之一,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为切实改善农贸市场环境,保障人民生活所需,深圳制定了《深圳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大力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打造一批彰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市场标杆。目前,深圳累计完成281家农批农贸市场的全面升级改造工作,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由“脏乱差”市场摇身一变,成为“智慧市场”“放心市场”。
升级改造▶▷
让农贸市场像超市一样舒适
“过去,这里地面污水横流,垃圾到处都是,只想着买完了赶紧离开。”回想起过去上川市场的环境,家住附近的刘小姐记忆犹新。
为改变人们对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深圳把环境卫生作为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如今,上川市场内,明亮的灯光下,过道宽敞通畅,没有随意堆放的杂物;商铺下都设有PVC管道排放污水,实现干湿分离;熟食区实现了全封闭式管理,店家会先洗手再进入操作间,保证了食品安全。
此外,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外,均设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站。如福田区中和市场,设有福保果蔬资源化D站,剩余的蔬菜瓜果,能在这里转化成有机肥料。
“现在,在农贸市场买菜,我逛出了超市的感觉。”深圳市民孙小姐由衷感叹。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还制定了《深圳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与管理指引》,将农贸市场建设分为A、B、C三级,管理分为一星到五星,加强标准管控,精准指引升级改造。
科技赋能▶▷
新技术让食品源头全程可溯
“拿出手机,扫一扫商户信息显示屏上的二维码,食品源头数据看得一清二楚。”正在买菜的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
农产品的来源事关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为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深圳市场监管部门将肉、菜、水产等行业纳入管理系统,并对市场商户进货台账、票证信息、食品检测、交易明细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存储,形成市场各环节信息数据库。“升级改造后的智慧农贸市场,农产品全程可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南山区洁丽市场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深圳各大市场还引入了新兴技术手段,以科技赋能现代化市场管理。例如,各大市场的电子秤集成了移动支付(微信、支付宝等),提供便捷购物的同时对进货量、交易额、人流数据等市场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动态掌握市场经营情况。“这些数据便于我们实时监管,为实现下一阶段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提供了可能。”洁丽市场相关负责人说。
在深圳市大鹏新区,智慧农贸市场还统一安装使用防作弊智能电子秤,消灭缺秤少量问题。市民通过交易小票可扫码溯源,实现计量管理可视化、电子化,实时预警、精准监管计量作弊。目前,大鹏新区农贸市场共配置836台智能电子秤,826个商户显示屏,10个信息公示屏和10个智慧公示屏。“智能化的设施让市场诚信经营水平得到提升。”智慧农贸市场经营负责人说。
南方日报记者 张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