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超2.5万吨番薯丰收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流传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的这句民谚表明,霜降时节临近,又到了粤北山区番薯收获的时节。

记者近日在乳源县乳城镇岭溪村、大布镇英明村等地走访时发现,当地志愿者们或在田间帮薯农采挖番薯,或在地头通过网络直播推销番薯,到处一派繁忙。大布圩镇的番薯加工厂里,新机器设备也全速运转起来,工人们正忙着为珠三角等地涌来的大量订单备货。

村民“致富果”乡村“活力源”

大布镇副镇长李俊告诉记者,乳源县番薯种植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超过2.5万吨,其中大布镇是乳源重要的番薯产区,“红薯的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可加工成淀粉、薯酒、粉丝、薯片、薯条、薯糖等食品,把红薯制作成番薯干是我们这里的特色。我们大布的番薯干,口感香、甜、糯,在市场上有口皆碑。”

“2021年大布全镇种植番薯超过5000亩,年产值可以达到3200万元。”李俊说,通过“基地+公司+农户+电商”等模式,大布镇已将番薯干产业发展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凭借番薯干产业,英明村和大布镇分别入选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和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今年大布番薯还入选了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大布镇党委书记赵少辉表示,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番薯干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土壤,“小小番薯干,不仅成为村民手中的‘致富果’,还带动一批批青年返乡创业、守业,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活力源’”。

“90后”把童年的味道带出深山

90后青年侯志文就是被番薯干吸引返乡创业的代表。大学毕业的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将番薯干这种“童年的味道”带出深山峡谷,输送到大城市货架和餐桌。2018年,他返乡继承祖业,成为第四代番薯干制作技艺传承人,并走上番薯干产业发展的道路。

侯志文通过优中选优,找到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又符合市场需求的番薯优良品种,再免费提供种苗给农户种植。他说结果证明,“通过种植今年新培育的种苗,红薯产量比原来提高了30%,而且品质也达到了企业收购标准”。

从父辈手中接过番薯加工的“接力棒”,侯志文除了投入资金培育红薯优良品种,在改良薯干加工设备方面,他也同样不遗余力进行自主研发。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较往年大幅提升。

“我们要壮大番薯干产业,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文化内涵、建立品控体系,更要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李远志认为,番薯干市场竞争激烈,要保持竞争力,就要做到极致,从番薯的种植到番薯干的加工、包装和销售,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系统性地学习。

侯志文表示,番薯和番薯干曾是先辈们赖以生存的“口粮”,如今消费者们更把番薯干作为一种“健康零食”看待。先辈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番薯干制作技艺”已入选乳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从“温饱薯”到“健康薯”,再到“文化薯”“小康薯”,未来大布番薯干产业也将进一步促进薯农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发展。

(作者单位:羊城晚报)

关键词: 韶关 乳源 万吨 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