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持续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

“村里2021年利用撂荒耕地种植了近300亩的玉米,目前正在成长期,预计下个月成熟。”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胜利村村委委员叶俊雄说,村里还购买了喷药无人机,种地用上了高科技。

2021年,河源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有关粮食安全的工作部署,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行动,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流转代耕、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服务保障等多种举措,用2个月时间复耕复种撂荒耕地17.9万亩,预计年底完成复耕撂荒耕地23.9万亩任务,呈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双增长”态势。

龙川县黄布镇党员干部与群众积极参与复垦撂荒耕地。(摄影:冯晓铭)

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产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对撂荒耕地复耕复产工作,河源市坚持高位推动,贯通党政共管“责任链”,河源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增设了粮食生产专项组,把粮食生产、解决撂荒纳入乡村振兴及粮食安全考核重要内容,推动市、县、镇、村四级主要负责同志抓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做到“三不一务必”(不论撂荒原因、不惜经济代价、不讲客观条件,务必在2021年内完成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任务)。各县区以上率下、示范带动,集中资源和力量打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硬仗。

东源县柳城镇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组长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建引领,计划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着力打造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基地,提升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努力为当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目前柳城镇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基地已完成3450.24亩土地流转,累计惠民达2104户。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土地流转的工作中,柳城镇下坝村第一期2012.55亩土地流转工作从启动到农户签订委托书仅用了8天时间,12天便完成了流转合同的签订。

河源市坚持改革创新,先后印发《河源市关于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河源市鼓励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奖补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各县区新增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的分梯度给予100万—400万元奖补,并对规模流转的承包农户、农业经营主体和乡镇政府、村委会双方都给予奖励,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撂荒耕地有序流转。如和平县实行“撂荒耕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种植水稻,第一个承包经营期(10年以上)给予前5年免租,第6年起每年租金不超过600元/亩,第二个周期另行约定租金”的政策,大幅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治撂荒耕地成本,极大提高社会力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坚持精准发力,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产过程中,河源市各县区各显其能、各施所长,在全面铺开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自主开展“十万党员干部下乡耕田”“十日清田”等专项行动,因村、因户、因人、因时施策,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复耕复种模式。

河源市还加快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成立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技农药服务社、专业化育秧机构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助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将基础设施落后的撂荒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配套完善灌排水、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采取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等措施恢复撂荒耕地肥力,提升宜机作业水平和耕地地力;通过稳定和提高种粮农民补贴,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让农民种粮有钱赚。

河源市还强化粮食作物供种调度,以优质稻、甘薯、玉米等为重点,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满足复耕复种需求。其中,东源县锡场镇种植了500亩“太空稻”,这也是河源市首次种植此类稻种。

(作者单位:河源日报社)

关键词: 河源 持续 推动 撂荒